送南禅和尚东迁灵岩

万方刹境一珠辉,稽首如空无所依。

汝浦共瞻云独往,灵岩遥伫锡东飞。

烟霞隐现青莲峙,龙象欢呼白拂挥。

多谢禅耆来访我,双林风月静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无数佛寺中一颗明珠闪烁,我虔诚礼拜仿佛无所依靠。
你我一同在汝浦仰望云彩,我独自前往灵岩,期待法器向东飞翔。
烟雾与霞光中莲花显现,大象和龙欢快地迎接,白拂飘动。
感谢禅师来访,双林的风月静谧,与我此刻心境形成对比。

注释

刹境:佛寺。
稽首:佛教中的跪拜礼。
汝浦:河流名或地名。
灵岩:可能指一处灵验的山岩,寺庙所在地。
锡:僧人的法器,如锡杖。
龙象:佛教象征智慧与力量的动物,此处比喻高僧。
禅耆:年长有德的禅师。
双林:佛教故事中的地名,常指佛陀成道处。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也暗含时光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恬为送别南禅和尚东迁至灵岩而作,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与离别的感慨。首句“万方刹境一珠辉”以璀璨明珠比喻禅师的智慧光芒普照四方寺庙,形象生动。接着,“稽首如空无所依”描绘了禅师行礼时的超然姿态,仿佛与世无争。

“汝浦共瞻云独往”写禅师如同孤云般潇洒离去,引起人们的瞩目。“灵岩遥伫锡东飞”则通过“灵岩”和“锡东飞”象征禅师前往的修行之地,以及他飘然而去的身影。接下来,“烟霞隐现青莲峙”运用了佛教中的莲花象征,形容禅师的出尘之姿,以及山川美景的映衬。

“龙象欢呼白拂挥”中,“龙象”代表信徒,他们欢腾欢迎禅师的到来,而“白拂”则暗示禅师的僧袍,整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禅师受人尊敬的场景。最后两句,“多谢禅耆来访我,双林风月静相违”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来访的感激,以及因禅师离去而感到的静寂与离别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禅师的修行境界,又寓含了深深的离别之情,体现了宋诗的韵味和禅意。

收录诗词(10)

陈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扇

万里稻粱高兴,谁将出入君怀。

已讶天边月上,更疑蘋末风来。

形式: 六言诗

句(其一)

嵩阳读水经。

形式: 押[青]韵

雪晨消磨一半春。

形式: 押[真]韵

送张无梦归天台

暂到京城住,辞尧返旧庐。

身耽泉石乐,心向利名疏。

鹤静来华表,云闲出太虚。

钱塘应过日,秋水满红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