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欧阳澈所作,名为《和显道借韵书怀》。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老归隐的隐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首联“投老归休六逸溪,杳无阘茸敢敲扉”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归隐生活,远离尘嚣,不再受世俗纷扰。这里的“六逸溪”可能是指一处宁静的隐居之地,“阘茸”则指那些庸俗之人,诗人以“杳无”表达对这些人的不屑与排斥。
颔联“红藤旧策扶危杖,白苧新裁养素衣”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细节。红藤制成的拐杖,既实用又富有自然之趣;白苧布料的新衣,朴素而雅致,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与追求。
颈联“落纸诗才增绮丽,挥犀禅语愈玄微”则展示了诗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追求简朴,在精神世界也充满了创造力与深度。他的诗作如同画卷般绚丽多彩,而禅语则更加深奥玄妙,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尾联“无心深得烟霞趣,冷笑人间万种非”总结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他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欣赏着自然之美,对世间种种非议冷眼旁观,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与精神追求的展现,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