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诗殊佳二首(其二)

清诗吊陆子,味若堂下泉。

陆子骨已朽,青松代之言。

松亦安能言,风至时萧然。

至谈非牙舌,陆子意已传。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以清诗凭吊陆子,其深意如堂下甘泉。
陆子虽然肉体已逝,但精神犹似青松代言。
青松怎能言语,唯有风过时的瑟瑟声。
真正的交谈不在口舌,陆子的思想已深深流传。

注释

陆子:指诗人怀念的陆姓人物。
堂下泉:比喻陆子的思想如同清澈的泉水。
骨已朽:指陆子的身体已经去世。
青松:象征陆子的精神或遗志。
言:此处指言语表达。
风至时萧然:风吹过松林的声音,象征陆子思想的空灵。
至谈:深刻的交谈。
牙舌:指直接的语言交流。
意已传:陆子的思想情感已经传达出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诗殊佳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张耒是在吊唁一位已故的文学家陆子,同时也是一种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

"清诗吊陆子,味若堂下泉" 这两句表达了对陆子的怀念,他的诗歌如同清泉一样纯净甘美,流淌在人们心中。

"陆子骨已朽,青松代之言" 陆子的身体已经不再,但他的精神和思想却通过青松传递下来,青松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不拔。

"松亦安能言,风至时萧然" 即便是松树,也似乎能够借助风来诉说什么。这里的“萧然”给人以凄凉之感,既有自然景物的声响,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波动。

"至谈非牙舌,陆子意已传" “至谈”意味着深入的讨论,“非牙舌”则是说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交流。陆子的思想和精神已经通过这些讨论传承了下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寓了对先人遗风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赞赏。张耒以清新隽永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与继承之意。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题陆羽祠堂兼寄李援援有诗殊佳二首(其一)

陆子不可招,寥寥风月魂。

空堂掩遗像,幸此配老禅。

举世人浇薄,云谁知子贤。

竟陵樵牧地,陈迹岂复存。

我欲歌子诗,三叹抚无弦。

瓦登荐秋菊,酌此石井泉。

形式: 古风

题所居西斋

幽居不厌小,小院有深庭。

一曲秋风地,低檐夕照明。

脱条株有态,止水莹含清。

中有支离客,吟腰瘦沈卿。

形式: 五言律诗

题南顿光武祠

他日曾休羽葆车,可怜宫寺已丘墟。

云台诸将锵冠剑,却遣严光配坐隅。

形式: 七言绝句

题焦山

焦山如伏龟,万古浸碧浪。

举头北顾海,尾负金刹壮。

我闻城东楼,秀色日相向。

松杉数毛发,人物见下上。

欲携浮丘公,据壳恣潜漾。

仙风如见引,金阙或可访。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