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县古河堤

迢迢古河堤,隐隐若城势。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

都邑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堤长燕麦秀,不见筑堤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吴桥县古河堤》描绘了一幅沧桑变迁的景象。诗人以"迢迢古河堤,隐隐若城势"起笔,展现出昔日河堤雄壮的轮廓,仿佛还能感受到古城的气势。接下来,"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曾经的黄河汹涌澎湃,如今却成为滋养农田的土地。"都邑变通津,沧海化为尘"进一步揭示了岁月流转,繁华都邑变为交通要道,昔日的大海也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最后两句"堤长燕麦秀,不见筑堤人"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事更迭的感慨,河堤依旧,但筑堤的人已经无处寻觅,只剩下燕麦在堤上繁茂,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永恒。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溪行两岸皆芙蓉桂花余喜遂赋此诗

芙蓉发蓓蕾,桂树花斓斑。

中秋前日过,客子未出关。

香生桂树丛,露下芙蓉叶。

花以寄远人,叶以作书帖。

何日棹船还,桂树芙蓉间。

船头听我夜吹笛,吹起月轮升东山。

形式: 古风

会杜清碧(其一)

夜宿武夷山,乃是杜清叟。

清谈道人同,险路山鬼走。

出门视河汉,危梯挂星斗。

白露满芙蓉,清寒夜深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会杜清碧(其二)

我识杜清碧,深居武夷山。

采药紫芝岭,行歌白云间。

天根深可蹑,月窟高可攀。

天子召不起,道人閒往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昼卧云际亭

红尘如海深,度水卧云际。

白云如故人,千峰走群婢。

长叹一欠伸,风叶飞满地。

一鸟没遥天,树矮浑如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