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卧云际亭

红尘如海深,度水卧云际。

白云如故人,千峰走群婢。

长叹一欠伸,风叶飞满地。

一鸟没遥天,树矮浑如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昼卧云际亭》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宁静高远的画面。诗人将红尘比喻为深海,自己则如同乘风破浪,在云层之上悠然躺卧,享受着白云如故友般的陪伴。山峰在眼前仿佛侍女般匆匆而过,增添了动态感。诗人长叹一声,伴随着落叶飘零,营造出一种寂寥而闲适的氛围。远处,一只飞鸟消失在天际,而近处的树木矮小得如同荠菜,更显天地之广阔与个人之渺小。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过延平津(其一)

神物在天地,变化须有时。

踊跃一入水,风云波浪随。

志士昔未遇,常人安得知。

一朝忽奋迅,儿女惊且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过延平津(其二)

万山二水合,汇之为深渊。

剑化亦已矣,过者尤凛然。

神物岂常处,入地忽上天。

所以磊落士,岂为愚者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过延平津(其三)

当时二龙剑,乃是山川精。

埋没于狱础,异气腾丰城。

神光射霄汉,牛斗为不明。

一入壮士手,长鸣除不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鹦鹉曲

水晶帘垂宫昼长,猩色屏风围绣床。

美人春睡苦不足,梦随飞燕游昭阳。

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柔红枕痕浅。

三十六宫在眼前,五色香云随指转。

牙床端坐杨太真,云冠霞佩绛色裙。

双成小玉各宫样,绣衣乌帽高将军。

雕笼七宝挂高树,玉案金盘看鹦鹉。

可怜鹦鹉解人言,不说渔阳动鼙鼓。

乃知禽语能戏人,不知人语能杀身。

亡家败国污天地,天生尤物天亦嗔。

一朝艳质化尘土,可恨可怜千万古。

香魂不逐马尘飞,犹托深闺绣房女。

想当盘礴欲绣时,停针想像心如丝。

绣成特自比容貌,伏枕自喜还自悲。

郎君有此从何得,怪底梅花心铁石。

偶然持赠百拙人,眉眶眼精生丑色。

少年阅此恼断肠,锦屏绣褥兰麝香。

夜深酒醒换银烛,时见杨妃在耳傍。

君不闻张丽华堕宫井,铜雀章台烟烬冷。

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