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这里车辆绝迹,春草茂盛绿意浓。
青翠山峰似剑锋,白石在下皆化土。
水面宽广无行舟,松林深处人踪灭。
若知巢父许由事,千年后足迹仍清新。

注释

绝车轮:车辆不再通行。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春:春季,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青山:青翠的山峰。
如有利:好像锋利的刀剑,比喻山势险峻。
白石:白色的石头。
成尘:被磨损至细小,如同尘土。
水阔:水面宽阔。
应无路:应该没有通行的道路。
松深:松树林深处。
不见人:看不见人的踪迹。
如知:如果了解。
巢与许:巢父和许由,古代隐士,代表隐居高洁之士。
千载:千年,泛指很长时间。
迹犹新:他们的事迹仍然像新的,意指流传不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入山林、探索自然的意境。"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表明诗人来到了一个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周围是生长旺盛的野草和树木,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则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青山和白石,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变迁,即便是坚硬如石的东西,也会随着时光而风化。

接下来的两句"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更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幽深寂静的山林景象。诗人描述了河流宽广却找不到路径,大松树密集但已看不见行人的踪迹,这些都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隔绝的感觉。

最后两句"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人足迹的向往和景象的感受。"如知"指的是像了解过历史一样,而"巢与许"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事件。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那些遗留下来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似乎历史就在眼前重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岁暮还家

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

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

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

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过百牢关贻舟中者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

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

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过洛阳城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

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匣中琴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

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