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还家

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

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

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

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东去西来的江水从不停留,正如那太阳和车轮般滚滚向前。
残余的雪开始融化成水,微风吹过仿佛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经历了多少异国他乡的岁月,发现思乡之情愈发浓厚,归乡之人却日益稀少。
回望通往长安的道路,十年间满是艰辛与苦楚,却终是徒劳无功。

注释

东西流:指东流的水与西下的日,比喻时间的流逝。
不驻:不停留。
白日:太阳。
车轮:象征时间的不断前进。
残雪:尚未完全融化的雪。
半成水:部分已经融化为水。
微风:轻柔的风。
应欲春:似乎在预告春天的到来。
几经:经历了多次。
他国岁:在其他国家度过的年月。
已减:越来越少。
故乡人:来自或回到故乡的人。
回首:回顾,回想。
长安道:这里代指回家或追求理想的路途,长安为中国古代都城,象征目的地。
十年:长时间。
空苦辛:充满辛苦却一无所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岁末时回家的景象和心情。"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匆忙,天色随着行车而变化,显得分外匆促。"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雪开始融化,春天即将到来,但还只是微小的风吹拂过,带有春意。

接着,“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亲友离别的哀愁。"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则是对往昔岁月的回望,长安道代表着归途,十年的艰难和辛酸如同一段沉重的历史。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自然景象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深厚的乡愁。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的哀伤与无奈,是一首充满怀旧气息的佳作。

收录诗词(12)

于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百牢关贻舟中者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

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

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过洛阳城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

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匣中琴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

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还家

为客忆归舍,归来还寂寥。

壮时看欲过,白首固非遥。

独酌几回醉,此愁终不销。

犹残鸡与犬,驱去住山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