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怨

南巡竟不返,二妃怨逾积。

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

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

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

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

玉佩不可亲,徘徊烟波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他南巡却未能归来,两位妃子的哀怨更加深重。
千里之外失去了美丽的容颜,潇湘江水依旧清澈碧绿。
在幽深的荒山之下,古老的庙宇中收留了她的忠贞灵魂。
高大的树木映衬着春天,清冷的月光照亮了神坛。
采摘香花供奉徒劳,神灵的心意却含蓄深沉。
那珍贵的玉佩无法触及,她在傍晚的烟波中独自徘徊。

注释

南巡:皇帝的南下巡视。
竟:竟然。
不返:没有返回。
二妃:指湘妃,古代传说中的舜帝二妃。
怨逾积:怨恨越来越深。
丧:丧失,失去。
蛾眉:女子美丽的眉毛,代指美貌。
潇湘:古代河流名,这里指湖南地区。
水空碧:形容水色碧绿如空。
冥冥:昏暗不明。
荒山:无人居住的山。
贞魄:坚贞的灵魂。
乔木:高大的树木。
深青:深深的绿色。
春:春天。
清光:清冷的月光。
瑶席:用美玉装饰的神坛。
搴芳:采摘香花。
荐:献祭。
灵意:神灵的心意。
殊脉脉:含蓄深沉的样子。
玉佩:珍贵的玉饰。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烟波:雾气笼罩的水面。
夕:傍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妃的哀怨情怀,表达了她对离去不再返回的君王深深的思念和怨恨。开篇“南巡竟不返,二妃怨逾积”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南巡即帝王出巡南方之意,而湘妃因其不归而积怨于心。

接着,“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湘妃的美貌消逝和她对君王思念的心境。"蛾眉"是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而"万里丧蛾眉"则表达了因为相思而导致的憔悴损颜,潇湘水空碧,则是湘江之水清澈见底,反映出湘妃心中的寂寞和哀怨。

“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两句则是说在荒凉的深山之下,一座古老的庙宇中似乎藏着湘妃那颗纯洁而又孤独的心灵。"贞魄"一词常用以形容女子或美好事物的精魂,这里则显现出诗人对湘妃内心世界的描绘。

“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湘妃孤独和哀怨的情感。"乔木"指的是古树,而"深青春"则是形容春天里古树的茂密与深绿;"瑶席"是一种精致的玉制坐具,而这里则象征着皇家的奢华和冷清。

“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两句中,“搴芳”指的是采集香花,而“荐”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用物,这里暗示湘妃的心意和灵魂如同供奉在祭坛之上,显得神圣而又孤独。

最后,“玉佩不可亲,徘徊烟波夕”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湘妃的深切同情。"玉佩"象征着皇家贵族的身份和地位,而"不可亲"则强调了与之相隔绝的距离感;"徘徊烟波夕"则是形容日暮时分,湘妃在烟雾般的水波中徘徊,不禁令人感到一种无尽的哀怨和寂寞。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湘妃哀怨情怀的细腻描绘,以及与之相呼应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个封建社会中女性在爱恨交织中的悲剧性命运。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湘弦怨

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

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

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

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

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

形式: 古风

琴曲歌辞.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形式: 琴操 押[纸]韵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地脊亚为崖,耸出冥冥中。

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

前山胎元气,灵异生不穷。

势吞万象高,秀夺五岳雄。

一望俗虑醒,再登仙愿崇。

青莲三居士,昼景真赏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