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沁园春

无意催诗,有尘清路,昏鸦何处投林。

南山殷雷,北谷漏天,十里一色浓阴。

猿饥鹤怨,正撩乱、负米归心。暝色合、加紧催人。

出云残袅钟音。

若问吾庐何在,指前路莫辨,雾岫烟岑。

痴云壅径,怒溪没石,人疑妆点山深。

侵肌袖湿,似客途、老泪沾襟。

叹好景、有限斜阳,尚悭别我西沈。

形式: 词牌: 花发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的孤独感交织的意境。

首句“无意催诗”便带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仿佛诗人的心境与外界的景象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不为外界所动,却也不失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欣赏。接下来,“有尘清路,有尘清路”,以“有尘”二字,既暗示了道路的繁忙与喧嚣,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形成鲜明对比。

“昏鸦何处投林”一句,将画面拉回现实,昏鸦归巢的情景,既是自然界的日常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在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中的迷茫与探索。随后的“南山殷雷,北谷漏天,十里一色浓阴”,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暗与压抑,雷声轰鸣,山谷漏雨,十里之内一片浓密的阴云笼罩,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

“猿饥鹤怨,正撩乱、负米归心”中,猿猴的饥饿与鹤的哀鸣,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而“暝色合、加紧催人”,则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急切心情巧妙结合,暮色的降临如同催促着人们加快脚步,但在这片浓重的夜色中,诗人似乎迷失了方向。

“若问吾庐何在,指前路莫辨,雾岫烟岑”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迷茫与困惑,他试图寻找自己的归宿,却在迷雾缭绕、烟雾弥漫的山间迷失了方向。接下来,“痴云壅径,怒溪没石,人疑妆点山深”,更是将这种迷茫与困惑推向高潮,云层遮蔽了道路,溪流淹没石头,让人怀疑这是否只是山间的装饰,而非实际的路径。

“侵肌袖湿,似客途、老泪沾襟”则将情感推向了极致,诗人仿佛在长途跋涉中,身心俱疲,泪水沾湿了衣襟,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最后,“叹好景、有限斜阳,尚悭别我西沈”,诗人感叹于美好时光的短暂,夕阳即将西沉,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困惑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

荡愁路、海天飞絮。缥缈蓬莱,西厢扃户。

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

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

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朝暮。

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

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

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

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读慈博词,因忆查颠山初掘凿时,主人欲以风雅为商业倡,余亦狗虱戏中演员之一。地既幽旷,酒肴亦丰腆。及声气既开,主人意倦,局以屡变,而竟至于散。今偶到凭眺,古榕虽存,而诸人多物故者,因借题抒感尔

野风聚、落花飞絮。好个吟壶,幽深庭户。

七步催成,半閒偷得幸天许。

绿阴十亩,凉健我、榕门树。

爪甲若非龙,那得见、蜿蜒如此。日暮。

瞰洋场灯火,浮出市声无数。

风签月券,喜先荷、东皇支付。

莫误认、蛮海春多,毕竟是、燕莺无主。

试检点、高阳鹤发,几余霜缕。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新雁过妆楼.和六禾韵,答霞盦山楼听雨作

檐泪汛澜。添新绿、帘前露立烟鬟。

滕薛争先,不知多少琅玕。

洗梦溪声千尺落,偎人襟暖半床宽。水云寒。

红鱼白磬,断续更阑。归山。

吟壶纵小,计催诗剪烛,难得偷閒。

对影成双,灯前未感孤单。

明朝随分俯仰好,弃置鞭梢兼扇纨。

青蓑笠,趁涧痕添涨,准备投竿。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燕归来,为胡伯孝题黄穆父古鼎山茶图

云在纸,露凝枝。花盎又蟠螭。描摹何必买胭脂。

西子古妆时。印人笔。天仙魄。妆就吉金色。

茶余读画漫题词。秾淡要相宜。

形式: 词牌: 喜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