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

往逢醉许在长安,蛮溪大砚磨松烟。

忽呼绢素翻砚水,久不下笔或经年。

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敧斜更索酒。

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将八九。

醉拈枯笔墨淋浪,势若山崩不停手。

数尺江山万里遥,满堂风物冷萧萧。

山僧归寺童子后,渔伯欲渡行人招。

先君笑指溪上宅,鸬鹚白鹭如相识。

许生再拜谢不能,原是天机非笔力。

自言年少眼明时,手挥八幅锦江丝。

赠行卷送张京兆,心知李成是我师。

张公身逐铭旌去,流落不知今主谁。

大梁画肆阅水墨,我君槃礴忘揖客。

蛛丝煤尾意昏昏,几年风动人家壁。

雨雪涔涔满寺庭,四图冷落让丹青。

笑酬肆翁十万钱,卷付骑奴市尽倾。

王丞来观皆失席,指点如见初画日。

四时风物入句图,信知君家有摩诘。

我持此图二十年,眼前绿发皆华颠。

许生缩手入黄泉,众史弄笔摩青天。

君家枯松出老翟,风烟枯枝倚崩石。

蠹穿风物皆爱惜,不诬方将有人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通过对许道宁画作的描绘和评价,展现了画家的技艺以及作品的魅力。诗中首先回忆了许道宁在长安醉酒作画的情景,他的大砚磨松烟,创作过程专注而持久。接着描述了画中江山的壮丽和画面的生动,以及山僧、渔伯等人物的细节,表现了画家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诗人感慨许道宁的才华,认为他的画作源自天性而非笔力,且提及他年轻时的精湛技艺和对李成的敬仰。随后,诗人叙述了画作流转的经历,从张京兆到自己,再到画作被遗忘在画肆角落,历经风雨。最后,诗人以个人收藏多年的画作为线索,表达了对许道宁艺术成就的肯定,以及对画作价值的认可。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赞扬了许道宁的绘画才能,并揭示了艺术作品超越时空的魅力。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颍川水。

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

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

竹萌粉饵相发挥,芥姜作辛和味宜。

公庭退食饱下箸,杞菊避席遗萍齑。

雁门天花不复忆,况乃桑鹅与楮鸡。

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饷荷眷私。

吾闻石耳之生常在苍崖之绝壁,苔衣石腴风日炙。

扪萝挽葛采万仞,仄足委骨豺虎宅。

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

愿公不复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

形式: 古风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其二)

硕果不食寒林梢,剖而器之如悬匏。

故人相见各贫病,且可烹茶当酒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其一)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

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答何君表感古冢

墨头万虫地上行,大钧钜冶之化生。

反复生没如车轸,直与岁月为将迎。

至人独解诸物撄,鍊神含嚼太和精。

不取造化相经营,三天八景遂飞升。

何郎少年毛骨清,天机纯粹气坦平。

子有青简当刊名,应知鍊修未易成。

一世危脆无坚凝,外慕掩袭真气零。

朝花薄莫不能荣,琳官金书有丹经。

胡不还魂游黄庭,何为临冢惋枯形,使予丹元童子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