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有感

巧辩鸡三足,曾窥豹两斑。

凤衰歌已过,麟获涕为潸。

妄作南柯郡,间争左角蛮。

梦回无个事,风雨度前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读春秋有感》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联“巧辩鸡三足,曾窥豹两斑”以鸡三足、豹两斑的奇特景象,隐喻了在复杂多变的历史中,人们往往只能看到部分真相,难以全面理解历史的全貌。鸡三足象征着事物的不完整或矛盾,而豹两斑则暗示了历史事件的片段性和表面性,提醒读者历史的解读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颔联“凤衰歌已过,麟获涕为潸”运用了凤凰和麒麟这两个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太平的神话生物,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和对当前世道的感慨。凤衰歌已过,意味着过去的辉煌已经逝去,不再有凤凰高歌;麟获涕为潸,则是说即使遇到了象征吉祥的麒麟,也难掩内心的悲伤,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

颈联“妄作南柯郡,间争左角蛮”进一步深化了对现实的批判。南柯郡和左角蛮都是虚构的地名,用来讽刺那些徒有虚名、实际并无实质意义的行为。妄作南柯郡,意指空有其表,实际上毫无价值;间争左角蛮,则暗指在一些边缘或次要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两句诗批评了社会上的一些浮夸和琐碎,强调了应该关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尾联“梦回无个事,风雨度前山”以梦境结束,表达了诗人从沉思中醒来,发现眼前并无特别之事,只有自然界的风雨变化。这既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状的隐喻。风雨度前山,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意着社会变革的不可阻挡,无论个人如何努力,都无法阻止历史的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送士昭兄赴南外敦宗院二首(其一)

人道温陵郡,山川似洛阳。

怀兄尚淹滞,敦族暂翱翔。

会见亲先汉,方期变有唐。

万安秋夜月,多称古文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士昭兄赴南外敦宗院二首(其二)

忆昔南州去,松根眺邑廛。

鸟啼云里树,人入洞中天。

载陟今时路,须航古渡船。

地穷巇崄尽,蚤晚济平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观天德图像二首(其一)

函封传远边,瞥见藁街悬。

虎喙终为啖,狼心约下贤。

时无汉延寿,天夺晋苻坚。

请决春秋事,陈侯讣岂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观天德图像二首(其二)

鸣镝心何悖,投鞭计亦休。

传闻广陵散,因作畔牢愁。

淝水真同道,黄池故不侔。

见遗天授像,看是郅支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