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

寄迹双溪上,秋声动远林。

断云流影薄,过雁去痕深。

旧馆生离思,新愁阙寄音。

到头俱梦事,俯默一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寄身于双溪之上,秋日的声息在远处的树林中回荡。
片片浮云掠过,倒映出淡淡的光影,南飞的大雁留下的痕迹深深烙印。
想起旧时居所,心中充满离别的思绪,新的忧虑又无处寄托声音。
最终一切都如梦境般虚幻,我默默低头,低声吟唱。

注释

寄迹:寄身,居住。
双溪:两条溪流。
秋声:秋天的声音,可能指风声或落叶声。
远林:远处的树林。
断云:零散的云朵。
流影:流动的光影。
过雁:南飞的大雁。
去痕:离去的痕迹。
旧馆:过去的住所。
生离思:离别后的思念。
新愁:新的忧愁。
阙寄音:无法传达的思念之情。
到头:归根结底,到最后。
俱:都。
梦事:梦境般的往事。
俯默:低头默默。
长吟:长时间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旅怀》,描绘了作者在双溪寄居时的秋日感受和内心情感。首句“寄迹双溪上”表达了诗人寓居于山水之间的孤寂,"秋声动远林"则以秋意浓厚的环境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的“断云流影薄,过雁去痕深”,通过断云和大雁的形象,寓言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去痕深"更显离愁之深重。

“旧馆生离思”直接抒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与故人的分离之痛,“新愁阙寄音”则表达了因无法传达思念而产生的新愁。最后两句“到头俱梦事,俯默一长吟”,诗人感叹人生如梦,只能默默承受,通过“一长吟”表达内心的郁结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烘被诗

烘被龟藏六,焞焞梨枣春。

不唯匀踵息,且以煖腰身。

扪虱閒寻句,听鸡怕及晨。

是中有真味,不羡北窗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留题雪峰

雪峰未到意先猜,只恐冰崖冻不开。

多谢天公怜倦客,故将暖律入疏梅。

龙湫惨淡惊神物,象纬峥嵘逼斗魁。

顾我区区亦何者,扶藤能为此山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罢刘岩酒库

世事升沈侔蝶化,吾生来往更蝇营。

归心有愧陶元亮,家事当如尚子平。

岂是木鸡犹有变,故令鸥鸟尚相惊。

老夫本自无城府,抱瓮何妨过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致政张教授晚而买妾有女戏赠

隐君无妇几经时,暮景鳏居却未宜。

且喜中郎新有女,岂容白傅老无儿。

闺中不著玉川婢,天下应传京兆眉。

无计去陪汤饼客,花卿有子待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