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
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
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
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里破春颜。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生日对梅口占》。诗中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
这里作者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半生闲适,是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诗篇与酒盏之间,是对文学和饮宴文化生活的一种追求。
"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
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对于生命自然规律的顺应,以及面对成长老去时的豁达心态。把孩子视作天地间的奇妙创造,而自己则乐于接受时间带来的改变,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短暂、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及对长生不老之境的向往。幻身者,指的是人生易逝,如同幻影;而无诸恙,则是没有忧愁,无所挂念。灵药大还,是对长生不老的一种渴望。
"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里破春颜。"
这两句诗中,作者感激梅花的到访,它象征着纯洁和坚韧,也是寿命的象征。雪中的梅花,在寒冷之中依然绽放,代表了生命力与希望。这也映射出作者对自己生命力的肯定,以及面对岁月流转时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叶茵作为女性词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她不仅对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而且对待命运持有一种超然和豁达的态度。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北望中原惨莫烟,楼头风物故依然。
后人拍得阑干碎,往日轻教眼界偏。
水撼金焦声亦怒,云连楚泗势犹全。
壮怀且付生前酒,千古英雄冢道边。
扫榻卧终日,香销百念除。
不愁浑厌酒,无事剩钞书。
粉浅庭前笋,青齐雨后蔬。
自嫌犹有累,添水种金鱼。
五分秋色到银河,应是蟾蜍浴细波。
握手相期千里共,举头无柰片云何。
愁边幸自逢欢伯,清处何须著艳娥。
未可来宵倦游赏,光辉依旧向人多。
忘身忘世老方回,适处从教节物催。
几日吟情为热恼,一天生意趁凉来。
屋边花竹时时好,水外轩窗面面开。
独有此君同此趣,百年事业两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