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傅朋出游丝书求诗

使君官事闲时书,略取万象随指呼。

空中游丝定何物,非蚕所吐仍非蛛。

光风霁日青春暮,惹草萦花细于缕。

君今幻出一毫端,此秘从来人未睹。

铃斋观者客如云,有无断续吁难分。

不知谁束此毛颖,能使字画纤无伦。

尝闻扫垩生雪白,颠草亲承担夫力。

世间妙处不可传,心手应时须自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为《吴傅朋出游丝书求诗》。诗人以游丝书法为题材,描绘了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微妙之处。他首先赞叹使君(官员)在闲暇时能创作出如此细致入微的作品,游丝书法如同空中飘渺的丝线,既非蚕丝所吐,也非蜘蛛所结,其轻盈与细腻令人惊叹。

接着,诗人描述了游丝书法在春光中展现出的动态美,如同惹草萦花,线条细若游丝,令人难以分辨其来龙去脉。诗人称颂吴傅朋的技艺高超,能在毫端幻化出如此神奇的艺术效果,这门技艺的秘密向来鲜为人知。

诗中提到,观看者众多,对吴傅朋的作品赞叹不已,甚至难以分辨其作品的虚实。诗人还提及游丝书法的特殊材料——扫垩(一种白色泥土),以及书法家的精湛技艺,如颠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的运用,使得字画之美无与伦比。

最后,诗人感慨世间美妙之事难以言传,强调心手合一、技艺自成的真谛。整首诗赞美了游丝书法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家的卓越才能,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

闲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

窗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

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

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

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

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

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

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

归与霅溪旁,从汝旧知识。

欲去复迟迟,摩挲遂移刻。

形式: 古风

张子公招饭灵感院

竹舆响肩舻哑呕,芙蕖城晓六月秋。

露华犹泫草光合,晨气欲动荷香浮。

给孤独园赖君到,伊蒲塞供为我羞。

僧窗各自占山色,处处薰炉茶一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汪?惇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

昔君困齑盐,蓬首窗下读。

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

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

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

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

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

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

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

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

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

小诗应大笑,笑我未忘俗。

形式: 古风

沈明远教授用东坡仇池石韵赋予所蓄英石次其韵

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

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

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

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

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

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

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

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

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

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

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

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

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

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