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惇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

昔君困齑盐,蓬首窗下读。

秋萤屡乾死,明月以为烛。

麻衣肘欲穿,才换一袍绿。

岂知冷淡债,十载偿未足。

书斋开冰厅,败壁数椽屋。

横经缀鹄鹭,未省进凫鹜。

穷通更事耳,裘扇有反覆。

直今张罗地,便恐车击毂。

先生粲可流,示现著冠服。

从渠势炙手,了不见凉燠。

小诗应大笑,笑我未忘俗。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你身处贫困,蓬乱头发在窗下苦读。
秋夜萤火虫常因干涸而亡,明亮的月光为你照明。
破旧的麻衣已磨破肘部,才换来一件绿色的袍子。
哪里知道这冷漠的债务,十年来仍未偿还完毕。
你的书房如冰厅般清寒,几根破败的柱子支撑着屋檐。
你手持经书,身边环绕着白鹭,未曾见过你追求名利。
人生的穷通只是经历,权势与清贫你都曾体验。
如今你身处高位,我担心车马众多会撞到车毂。
先生你才华出众,即使身着华丽,仍保持谦逊本色。
尽管权势炽热,你却毫不在意冷暖。
小小的诗篇,你应会大笑,笑我未能忘却世俗尘埃。

注释

齑盐:形容生活清苦。
蓬首:形容头发散乱。
偿:偿还。
败壁:破败的墙壁。
横经:横放的经书。
裘扇:比喻权势和清贫的生活。
炙手:形容权势显赫。
凉燠:冷暖。
俗:世俗观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为《汪?惇仁教授即官舍作斋予以独冷名之》。诗中描绘了一位昔日贫寒的读书人,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苦读,以萤火虫照明,衣衫破旧仍坚持学习。他深知知识的价值,即使生活清贫,十年寒窗仍未满足于所学。后来,他虽然有了些许地位,但书斋依然简陋,他并未因此而追求权势,反而保持着淡泊的本性。

诗中提到的"书斋开冰厅"形象地展示了环境的寒冷,"败壁数椽屋"则揭示了物质条件的简陋。诗人以"横经缀鹄鹭"比喻自己专心致志于学问,"未省进凫鹜"暗示并未因地位提升而改变初衷。他认识到人生的穷通变化,但始终保持谦逊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最后,诗人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示尽管汪教授如今权势显赫,但他并未忘记最初的朴素和清冷,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表达了对汪教授坚守本心的赞赏。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沈明远教授用东坡仇池石韵赋予所蓄英石次其韵

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

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

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

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

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

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

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

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

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

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

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

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

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

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形式: 古风

言怀贻寓居

郊居麦风凉,佛屋梅雨润。

萦帘一炷香,隐几百念尽。

时从黄卷语,坐看青灯烬。

昏昏花乱眼,种种雪侵鬓。

怀哉佳友朋,久矣阙亲近。

其谁破愁寂,令我生鄙吝。

及闲当过君,请以茗碗进。

言诗固不能,把酒亦无分。

形式: 古风

还守台州次陆务观赠行韵

蝉噪高柳岸,鹭飞远沙汀。

萧然感予怀,清静游神庭。

老树失故绿,残芳谢微馨。

胡为趣召节,日日晨昏星。

放缆西兴渡,落帆浙江亭。

恭惟陛下圣,万国瞻仪刑。

黼座悬日月,孤灯耿荧荧。

况复如许病,自知不能廷。

所以乞闲散,庶几守沈冥。

方虞秋霜严,翻得春露零。

再闻芸草香,一洗海物腥。

父老喜我来,无异化鹤丁。

儿童喜我来,小驷骑青青。

谅有隔生契,不然定谁令。

四海习凿齿,几年读书萤。

新诗中律吕,虽美无人听。

鸣声勿浪出,坐待轩皇伶。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

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盛。

六经更百代,略不睹疵病。

瞿聃书角立,亦各谈性命。

空门甚宏放,果报骇观听。

是以虽至愚,读者无不敬。

周时柱下史,设教本清静。

至今五千言,谈若鼓钟磬。

虽为二郗谄,秖作二何佞。

遂令黄冠徒,冷落度晨暝。

贤哉机云孙,道眼极超胜。

杀青贝多叶,收贮腹中竟。

慨然发琅函,窗白棐几净。

三家一以贯,不事颊舌竞。

吾皇汉孝文,恭已民自定。

愿君益沈涵,持以奉仁圣。

远师曹相国,下视刘子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