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李生宦拙如潘岳,健笔纵横卒未休。
晚得一城如斗大,又教青绶在前头。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李生的官员,其仕途坎坷,却才华横溢,笔耕不辍。晚年获得了一个小城的治理权,却又被授予了较高的官职。诗人通过对比“李生宦拙如潘岳”与“晚得一城如斗大,又教青绶在前头”,展现了李生虽仕途多舛,但最终仍能有所成就的坚韧与乐观。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官员生涯中的起起伏伏,寓意深刻,表达了对李生虽历经挫折仍能坚守自我、追求理想的敬佩之情。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蜀中男子张君嗣,曾共燕山作酒徒。
今日独吟江水畔,可能相为一愁无。
十年城旦赭为衣,仍向侯门骂坐归。
死去只知文苑字,到来依旧识人稀。
黄河船畔曳裾人,转眼东风万事新。
穷病布衣全似汝,只残诗笔尚如神。
自抛符节请归耕,腰下吴钩解不平。
忍死为名频见嘱,不知田叟久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