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童

日日青鞋踏白沙,未应泛艇即灵槎。

雨溪清越鸣哀玉,风蔓蜿蜒动暗蛇。

晓润芝?挑秀茁,午香茶灶煮苍芽。

玲珑仙客知何在,千古烟霞自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每日穿着青色鞋子踩在白沙上,未必会乘舟出行而是期待着仙槎的降临。
雨后的小溪清澈如玉,发出哀伤的鸣响,风中的蔓草蜿蜒曲折,仿佛藏着暗藏的蛇影。
清晨的露水滋润着灵芝,挑选出最秀美的嫩芽,午后的茶灶烹煮着苍翠的茶叶。
那位玲珑剔透的仙人如今何处?千百年来,烟霞笼罩的山川自成一家。

注释

青鞋:青色的鞋子。
泛艇:乘舟出行。
灵槎:古代传说中往来于天地之间的木筏。
哀玉:形容雨后溪水清澈如玉,声音哀婉。
暗蛇:比喻风吹草动,看似蛇形。
晓润:清晨的湿润。
芝?:灵芝。
秀茁:秀美而茁壮的嫩芽。
午香:午后的香气。
玲珑:精致小巧。
仙客:仙人或神话中的客人。
烟霞:云雾和霞光,常用来形容美景。
自一家:独自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或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的《题天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环境的宁静之美。首句“日日青鞋踏白沙”展现了诗人穿着朴素的鞋子漫步在洁白的沙滩上,生活节奏悠然自得。次句“未应泛艇即灵槎”暗示诗人并未急于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期待着乘船探索神秘的仙境。

第三句“雨溪清越鸣哀玉”,通过描绘雨后溪水清澈如玉,流水声悦耳,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氛围。第四句“风蔓蜿蜒动暗蛇”则以风中蔓草的摇曳比喻动态的美,如同暗藏的蛇形,富有诗意。

第五句“晓润芝兰挑秀茁”描绘早晨湿润的空气中,兰花生长得生机勃勃,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赏。第六句“午香茶灶煮苍芽”则转而写午后的茶香,烘托出宁静的午后时光和对清淡生活的享受。

最后两句“玲珑仙客知何在,千古烟霞自一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仙人踪迹的好奇,以及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烟霞之地自成一家,与世无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布袋和尚

休话人间我独尊,何妨廛肆且随群。

乞钱往往多空手,问路时时向白云。

壁上形容图尚在,囊中气味许谁分。

分明提起无人问,欲会应须眼里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西山双乳泉

石眼双开白欲漫,潺湲更傍碧琅玕。

地饶爽气全无滓,天借灵源两不乾。

晓月自分云外润,午茶谁斗雪中寒。

孝先多睡相如渴,始把清甘乞取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灵桥门

危楼清迥立江风,紫逻红旗落日中。

暑雨涧溪来浩荡,暮烟洲渚隔朦胧。

欢声不厌重城近,霁色遥知秀野丰。

沧海一时传丽句,天才真是杜陵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灵鳗庙三首(其三)

亘古人间蒙润泽,数泓云底贮清泠。

功将名并山无泐,道与人尊地转灵。

晓殿千家供香火,旱天万里入风霆。

谁知别有醍醐味,行路憧憧半未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