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桥门

危楼清迥立江风,紫逻红旗落日中。

暑雨涧溪来浩荡,暮烟洲渚隔朦胧。

欢声不厌重城近,霁色遥知秀野丰。

沧海一时传丽句,天才真是杜陵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高高的楼阁在江风中孤独耸立,夕阳映照下,紫逻红旗显得格外醒目。
夏日的雨水从山涧溪流中汹涌而来,傍晚的雾气让水边的洲渚若隐若现。
欢声笑语不断,因为靠近繁华城市,雨过天晴后,远方田野的美景尽收眼底。
美丽的诗句一时传遍了大海,这真是出自杜陵先生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的笔下。

注释

危楼:高楼。
清迥:孤高。
紫逻:紫色的官道。
红旗:红色旗帜。
落日:夕阳。
暑雨:夏日雨水。
涧溪:山涧溪流。
浩荡:汹涌澎湃。
暮烟:傍晚雾气。
洲渚:水中的陆地。
欢声:欢笑声。
重城:繁华城市。
霁色:雨过天晴的景色。
秀野:美丽的田野。
沧海:大海。
丽句:美丽的诗句。
天才:才华出众的人。
杜陵翁:指杜甫,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有‘诗圣’之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江景图。"危楼清迥立江风",高楼矗立于江边,迎着清风,显得孤独而高耸。"紫逻红旗落日中",夕阳映照下,紫红色的道路和红旗交相辉映,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动感。

"暑雨涧溪来浩荡",夏日的暴雨带来了涧溪的充沛水量,流水浩荡,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暮烟洲渚隔朦胧",傍晚的雾气弥漫,远处的洲渚若隐若现,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宁静。

"欢声不厌重城近",诗人感受到城市近在咫尺的热闹,人们的欢声笑语并未因距离而减弱。"霁色遥知秀野丰",雨过天晴,远方的田野在阳光下显得更加丰饶,景色宜人。

最后两句"沧海一时传丽句,天才真是杜陵翁",诗人赞美此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认为这样的美景只有像杜甫这样的天才诗人(杜陵翁)才能写出绝美的诗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文学才华的敬仰。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灵鳗庙三首(其三)

亘古人间蒙润泽,数泓云底贮清泠。

功将名并山无泐,道与人尊地转灵。

晓殿千家供香火,旱天万里入风霆。

谁知别有醍醐味,行路憧憧半未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灵鳗庙三首(其二)

绝境朱丹新栋宇,深山灵响杂蚖蛇。

黄金地底应千岁,甘雨人间几万家。

西域不劳方士咒,南州重识使君车。

老农争赛丰年社,古木萧萧自晓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灵鳗庙三首(其一)

绕塔想曾随白马,蟠泥故复傍金沙。

旱天霹雳长平地,乐岁污邪每满车。

受赐由来千里境,论封消得万人家。

朱门便是金涂榜,未负风云在一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桃源书院

三月桃源路,先生安在哉。

青衫尚颜色,蜂蝶已尘埃。

白鹤山云暗,金鸡洞锁开。

神游追不返,峦岳自崔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