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挽诗五首(其二)

鼎鼐华元老,朝廷倚上台。

除疴得针砭,作解有风雷。

尚冀松椿寿,谁令柱石摧。

英灵参列宿,馀惠在春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鼎鼐中的元老,朝廷倚重的重要人物。
他的才能如同治病良药,行动有力如风雷。
还希望他能像松椿一样长寿,为何却让栋梁之才倒下。
他的英灵与星辰同辉,遗泽仍留在人间。

注释

鼎鼐: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大型青铜器,比喻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元老:资格老、地位高的官员。
倚上台:倚重的关键人物。
针砭:比喻批评或治疗的良药。
风雷:形容力量强大,行动迅速。
松椿:松树和椿树,象征长寿。
柱石:比喻支撑国家或组织的重要人物。
列宿:星宿,这里指天上的星辰。
馀惠:遗留的恩惠或影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孔武仲为纪念司马温公而作的挽诗之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鼎鼐华元老,朝廷倚上台。" 开篇便以宏大的气势描绘出司马温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威望,他如同鼎鼐般稳固而不可动摇,是朝廷所倾心依赖的柱石。

"除疴得针砭,作解有风雷。" 接着,诗人以医者之手比喻司马温公治理国事的手法,他能洞察问题之根源,深入其细微之处,并能施以有效解决,如同针砭之于除去疾病一般明快而有力。

"尚冀松椿寿,谁令柱石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司马温公长寿的希望,以及他对于其支持与依赖不可或缺的心情。这里的“松椿”象征着坚固和长久,而“柱石”则是稳定和支撑之意。

"英灵参列宿,馀惠在春台。"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将司马温公的英灵比作星辰,永恒地镶嵌于历史的天幕之中,而他的恩泽如同春日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而持久。

整首诗通过对司马温公生前形象和影响力的高度赞誉,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思和无尽的怀念。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司马温公挽诗五首(其一)

龙卧南阳久,天回北斗高。

庙堂更政化,岩谷起英髦。

正色朝端肃,华巅国务劳。

西州忽移翣,风木动悲号。

形式: 五言律诗 词牌: 满江红 押[豪]韵

四月二十二日拜第二表请御正殿

骤雨鸣宫瓦,新槐密禁城。

鸳行趋晓肃,鸡唱入云清。

日晃千袍影,风传万岁声。

天心求允协,飞奏入承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石榴

造物巧雕锼,慇勤在石榴。

中妍宁暴露,外稳不轻浮。

露液甘凝蜜,琼房密贮秋。

非徒适人口,饤坐亦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立春晚会呈经父

侍史新从天上归,相逢忻喜著春衣。

萱芽刺土占芳节,兰醑倾觞乱夕晖。

兄弟几人华萼聚,岁时经眼羽翰飞。

东风处处吹嘘到,从此乡园笋蕨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