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登高何必是重阳,上得山头枫叶黄。
鹊噪寒林穿别圃,雁飞碧落到遐方。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
纵目遥观自空阔,远峰夕照入微茫。
这首清代诗人弘晓的《重阳后二日登东园大山》描绘了登高所见的秋日景色。首句“登高何必是重阳”表达了诗人对于登高并非仅限于重阳节的传统观念的超越,显示出一种随性自然的态度。接着,“上得山头枫叶黄”描绘了满山红叶的秋意盎然,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之美。
“鹊噪寒林穿别圃,雁飞碧落到遐方”通过鹊鸟的鸣叫和大雁南飞的景象,传递出秋天的生机与远方的辽阔,富有动态感。接下来,“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则以虫鸣的消失和芦花如雪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寂静与凄美。
最后两句“纵目遥观自空阔,远峰夕照入微茫”是对整个画面的总结,诗人放眼望去,视野开阔,远处的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朦胧而神秘,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宁静的感受。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登高所见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不详
木落山头一望空,满天寒意起西风。
萧疏最是池边柳,数点寒鸦夕照中。
行到溪头尘事无,天边时听雁声孤。
西山云冷将飞雪,又是天成一画图。
如此才名古不如,卅年踯躅困盐车。
可堪秋雨秋风后,黄叶空山自著书。
我生两耳厌竹肉,高山流水爱结钟期盟。
閒取龙门百尺之桐斫绿绮,朝回解带便向书堂横。
朝来有客贻我一片石,浑沦太璞含元音。
琴材完足未磨刮,径倩妙手龙唇凤翮一一雕镂成。
调弦案谱叶宫羽,依稀绝壑千树万树松风清。
始知中郎焦尾疑附会,爨余安得春雷鸣。
浪传逸响匹柯笛,无乃秋柳啼寒莺。
何如葱翠玲珑凿山骨,意外突出新经营。
愿携此琴恭进拊石曲,瓦缶窃和《南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