樾径

入门百本循墙树,六月曾教落翠阴。

乍到只疑天竺国,坐来元是比丘林。

森森古殿丹青剥,细细苔花锦绣侵。

读罢楞岩时纵步,间关何处语幽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樾径》由明代诗人文彭所作,描绘了一段独特的林中路径,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

首先,“入门百本循墙树”,开篇即以“百本”形容树木之多,仿佛步入了一个绿色的海洋,沿着墙壁生长的树木,既展示了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路径的蜿蜒曲折。接着,“六月曾教落翠阴”,在炎炎夏日,树木投下的浓密绿荫,不仅为行人提供了避暑的清凉之地,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安详的氛围。

“乍到只疑天竺国”,初入此境,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异域,天竺国的神秘与美丽在此得到了诗意的再现,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森林的惊奇与赞叹。紧接着,“坐来元是比丘林”,进一步揭示了这里的宁静与祥和,如同僧侣修行之所,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森森古殿丹青剥,细细苔花锦绣侵”,古殿的壁画虽已斑驳,但依然透露出历史的庄严与深邃;而细小的苔花,却在石阶上织就了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和谐共存。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读罢楞岩时纵步,间关何处语幽禽”,在阅读楞岩(可能指佛教经典或某种象征)之后,诗人悠然漫步,耳边传来的是远处幽禽的啼鸣,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欣赏,也是心灵与自然对话的体现,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樾径》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林中之旅,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也传达了其内心深处对于宁静、和谐与超脱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22)

文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柏

吴中昔有梁朝桧,范相祠堂狮子林。

乔木只应占世泽,禅关时许坐鸣琴。

长廊野鹤巢香叶,古殿丹青锁翠阴。

深夜蛟龙时一吼,独惊诸葛少陵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拂水崖分得寒字

虞山西南太奇绝,流泉迸出青崖湍。

横分一道地脉裂,倒飞十丈天风寒。

注披射日金光草,净泻孤云白玉盘。

洪厓华盖渺何许,此时直欲招青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宿石门山

秋老山开锦绣纹,石门清气独氤氲。

水深隐隐潜龙穴,岩峻时时过鹿群。

芋栗未收看野烧,松篁不整度秋云。

地虚疑有仙人宅,笙鹤嘈嘈静夜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黄山

江激寒涛殷晓雷,黄山门下海潮回。

清秋白昼蛟龙舞,翠壁丹崖锦绣开。

缥缈楼台依日月,虚无云气接蓬莱。

天风何处飞黄鹤,笑指王乔归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