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柏》由明代诗人文彭所作,描绘了一幅古柏苍劲、环境幽静的画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生机。
首联“吴中昔有梁朝桧,范相祠堂狮子林”以“吴中”点明地点,即苏州一带,这里曾有梁朝的桧树和范仲淹的祠堂狮子林,引出古柏的历史背景,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颔联“乔木只应占世泽,禅关时许坐鸣琴”进一步描绘了古柏的形态与环境。乔木高耸,似乎承载着世代的恩泽,而禅关之侧,或许有人在此抚琴,悠扬的琴声与古木的静谧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颈联“长廊野鹤巢香叶,古殿丹青锁翠阴”则将视角转向了古柏周围的自然景观。长廊边,野鹤栖息于香叶之上,古殿内,丹青画作锁住了四周的翠绿阴影,这一联通过动与静、自然与艺术的结合,展现了古柏所在环境的和谐与美丽。
尾联“深夜蛟龙时一吼,独惊诸葛少陵心”以深夜蛟龙的吼声为结尾,既增添了神秘色彩,又暗含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和杜甫的敬仰之情。这声吼声仿佛穿越时空,触动了两位伟大诗人的内心,表达了对古柏及其所蕴含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慨。
整体而言,《古柏》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富含哲思与情感的作品,通过对古柏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