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诸宗称叔父,从子亦光辉。
谢朓中书直,王祥别乘归。
江帆冲雨上,海树隔潮微。
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名为《送别驾赴晋陵即舍人叔之兄》。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亲友离别时的不舍和深情,以及对朋友高贵品格的赞扬。
"诸宗称叔父,从子亦光辉"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叔父的威仪形象与从子的光明气质相提并论,显示出诗人对叔父及其家族成员的崇敬之情。"谢朓中书直,王祥别乘归" 则描绘了叔父和他的朋友谢朓、王祥等人的高洁品格,他们如同古代名臣般端正无瑕。
接着,"江帆冲雨上,海树隔潮微" 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这里的“江帆”指的是乘船渡江,“海树”则象征着远离尘嚣之地,这些意象既表达了诗人对叔父离别时的情感,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一种向往。
最后两句"南阮贫无酒,唯将泪湿衣" 则是诗人在亲友离别之际,因无法以酒宴相送,只能以泪水浸湿衣襟来表达内心的哀伤和不舍。这一情感的流露,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深厚,也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亲友高贵品格的赞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离别时哀伤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幅画面: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诗人与其叔父这位高尚的人物告别。这种离别不仅是肉体上的分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相通和寄托。这正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朋友、自然以及情感深层次的理解和表达。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浮舟压芳草,容裔逐江春。
远避看书吏,行当入幕宾。
夜潮冲老树,晓雨破轻蘋。
鸳鹭多伤别,栾家德在人。
虽为州县职,还欲抱琴过。
树古闻风早,山枯见雪多。
鸡声连绛市,马色傍黄河。
太守新临郡,还逢五裤歌。
久是天涯客,偏伤落木时。
如何故国见,更欲异乡期。
鸟暮东西急,波寒上下迟。
空将满眼泪,千里怨相思。
日惨长亭暮,天高大泽閒。
风中闻草木,雪里见江山。
马向塞云去,人随古道还。
阮家今夜乐,应在竹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