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辞二首(其二)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蜀道高峻如同天路,夜晚雨水连绵不断,
在嘈杂的铃声中,心情更加沉重。

注释

蜀道:形容四川的道路极其险峻,难以攀登。
夜雨淫:夜晚的雨水连续不断。
乱铃声:指战乱时的铃声,可能指报警或催促的信号。
倍沾襟:加倍地打湿衣襟,形容心情悲凉。
军中死:战场上的死亡。
自是:这自然是因为。
君王:这里指统治者,可能暗指唐玄宗。
不动心:不为之动心,不感到悲伤。

鉴赏

这四句诗出自北宋时期诗人李觏的《读长恨辞二首》之二,描绘了诗人阅读唐代杜甫《蜀道难》时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古蜀道艰难景象的描述,以及战乱中士兵死亡场景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君王冷酷无情的深沉感慨。

“蜀道如天夜雨淫”,蜀道指的是古代连接巴蜀与中原的道路,这里比喻为连绵不绝的天空之中倾盆大雨,形象地描绘出蜀道的险峻与艰难。"乱铃声里倍沾襟"则是说在这般环境中,战马的铃声混乱交织,使人听之感慨,衣襟都被泪水浸湿。

“当时更有军中死”,直接指出战争中的死亡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自是君王不动心"则是诗人对历史上的君主冷漠态度的批判,认为他们对于士兵的牺牲视而不见,缺乏起码的人性关怀。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富有画面感的描述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递了诗人对历史苦难、战争悲剧以及统治者冷酷无情的反思。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读长恨辞二首(其一)

玉辇迢迢别紫台,系环衣畔忽兴哀。

临邛谩道蓬山好,争奈人间有马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读皮袭美病中书事诗有可怜真宰意偏解困吾曹之句偶代答之

刺虎屠龙古有名,事于难处迭相矜。

要知真宰争功意,困得英雄始是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庶人常用贽,贵在不飞迁。

饱食待庖宰,虚教两翅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惜才

丑妇易为洁,愚儿多守纯。

天将恶文采,万物恐无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