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题孙节湣武公先生乡试被放后诗册》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通过描绘孙节湣武公先生在乡试被放之后的境遇与心境,展现了其才子的声望与义烈之气,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豪情。
首联“才子声华义烈雄,偏安又见失江东。”开篇即点明了孙节湣武公先生作为才子的声望与义烈之气,同时也暗示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偏安一隅,江东之地的失守,预示着局势的动荡与危机。
颔联“时当倾覆千城后,身入孤危一旅中。”进一步描述了孙节湣武公先生在经历了千城倾覆的战乱之后,独自一人置身于孤危的环境中,形象地表现了他在乱世中的孤独与艰难处境。
颈联“朝燕无名惟士气,军师谋败值天穷。”这里以“朝燕”象征朝廷,表达了尽管在朝堂之上无人问津,但孙节湣武公先生依然保持着士人的气节,即使是在军事策略失败、天道似乎已尽之时,也未曾放弃自己的信念与坚持。
尾联“平生不遇宁无感,非谓赍咨在一躬。”最后两句表达了孙节湣武公先生对于一生未遇知音的感慨,并非因为求取功名而屈膝,而是强调了内心的坚守与独立人格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孙节湣武公先生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乱世中的坚韧不拔与高洁品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