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踟蹰山下酒盈樽,陶令官休倚菊园。
诗境澹如秋水远,不教哀怨和啼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画面,通过“山下酒盈樽”、“陶令官休倚菊园”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情境。诗人以“诗境澹如秋水远”来比喻心境的平和与深远,仿佛秋水一般广阔而深邃,没有一丝哀怨,没有一丝纷扰,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状态。最后,“不教哀怨和啼猿”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即使在自然界的哀鸣中,也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不受外界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草屦担樵入乱峰,写图犹是少时容。
低回五十馀年梦,柯烂青山不可逢。
重到金陵失旧欢,江山萧瑟麦秋寒。
溪藤两幅银钩字,又向山阳笛里看。
少期学古老逾遥,冗籞人间敢树杓。
阶闼静中聊隐几,江湖随处与停桡。
形骸有幸留衰白,文字无功谢琢雕。
犹蓄狂言思一发,青枫魂梦冀君招。
淮南饥岁奈愁何?湫隘贫官感倍多。
精卫漫衔填海土,鸾凰自上觐天坡。
谈经草长先生带,混迹流随举世波。
一夕吟诗渡江岸,僧庐幽处拟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