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武夷山禅师

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

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

终期还此去,世事祗如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那重重叠叠的仙境中,无缘与有缘之人相逢。
红心的芭蕉环绕着房屋,白额头的老虎与禅心相伴。
古老的树木上青苔覆盖,深崖间泉水混杂着乳白色的雾气。
我最终期待能回到这里,世间纷扰皆如常。

注释

万叠:形容山峰重叠众多。
无缘:没有缘分,指难以相见。
红心蕉:指颜色鲜艳的芭蕉。
白额虎:额头白色的老虎,可能象征某种禅意。
古木苔封:古老树木被青苔覆盖。
深崖乳杂泉:深山崖壁间泉水混杂。
终期:最终期望。
世事祗如然:世间的事情都如同常态,平静看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深山中修行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禅师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表明禅师身处一个与尘世隔绝的神秘之地,只有命中注定的人才能得见其踪迹。

“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则描绘了禅师住所被红心蕉环绕,甚至连猛兽白额虎也与禅师同处,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里的“红心蕉”象征着纯洁无暇,“白额虎”则代表着力量与平和的并存。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生机,古老的树木被苔藓覆盖,岩石间流淌的泉水交织成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

最后,“终期还此去,世事祗如然”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最终回归山林的赞叹,以及对世间纷争看破不惊的超脱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禅学思想的理解。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怀武夷红石子二首(其一)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

窗外猩猩语,炉中奼奼娇。

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朝。

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怀武夷红石子二首(其二)

弋者终何慕,高吟坐绿鳌。

烧侵姜芋窖,僧与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猎箭牢。

何时一相见,清话擘蟠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怀武昌栖一二首(其一)

常忆能吟一,房连古帝墟。

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

祗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怀武昌栖一二首(其二)

清风江上月,霜洒月中砧。

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

寂寥从鬼出,苍翠到门深。

惟有双峰寺,时时独去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