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武昌栖一二首(其一)

常忆能吟一,房连古帝墟。

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

祗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迹的向往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常忆能吟一,房连古帝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遗址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在这些历史遗迹间吟唱诗歌的情景。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文明的敬仰和自我精神世界的丰富。

"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他感到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与世俗隔离,只有他自己明白这股深沉的情感之流。

接下来的"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描绘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宁静状态。诗人经历了病痛之后,心灵变得异常清明,就像秋天的树叶纷纷而落,呈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宁静与纯净。

最后两句"祗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则是对外部世界动荡局势的一种感慨。战争和社会动乱(烽火)导致书信往来变得困难,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和社会状况。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怀武昌栖一二首(其二)

清风江上月,霜洒月中砧。

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

寂寥从鬼出,苍翠到门深。

惟有双峰寺,时时独去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怀南岳隐士二首(其一)

千峰映碧湘,真隐此中藏。

饼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风榸支酒瓮,鹤虱落琴床。

虽敩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怀南岳隐士二首(其二)

见说祝融峰,擎天势似腾。

藏千寻瀑布,出十八高僧。

古路无人迹,新霞出石棱。

终期将尔叟,一一月中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怀洛下卢缙云

一减三张价,幽居少室前。

岂应贫似我,不得信经年。

木落多诗藁,山枯见墨烟。

何时深夜坐,共话草堂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