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丛筠好,摩霄百尺长。

虚心尘莫染,直节老犹刚。

不作蛟龙化,应来鸾凤翔。

冰霜偏许傲,常得伴空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与品质,展现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坚韧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竹子的自然生长状态与人的道德情操相联系,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首句“僧舍丛筠好”,点明了竹子生长的环境——僧舍旁,暗示了竹子与佛教文化的关联,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接着,“摩霄百尺长”描绘了竹子的高大挺拔,不仅形象地展示了竹子的生长态势,也暗喻了君子之志向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虚心尘莫染,直节老犹刚”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竹子的内在品质。竹子的“虚心”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谦逊,即使在尘世的纷扰中也能保持自我;“直节老犹刚”则赞扬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即便历经岁月沧桑,其刚直的本性依然不变。这两句诗通过竹子的特性,寄托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不作蛟龙化,应来鸾凤翔”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竹子与蛟龙、鸾凤进行对比,强调了竹子虽不具备蛟龙的威猛或鸾凤的华丽,却以其独特的品质吸引着更高层次的存在。这不仅是对竹子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所推崇的理想人格的象征。

最后,“冰霜偏许傲,常得伴空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竹子的象征意义。竹子在严寒的冰霜中依然傲然挺立,象征着君子在逆境中的坚守与不屈。同时,将竹子与“空王”(佛教中的概念,指佛)联系起来,表达了竹子与佛教精神的契合,以及诗人希望通过竹子这一意象,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道德寓意,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3)

秦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扬子江

九派来浔地,吞山势未休。

湖随沙浦阔,帆带夕阳收。

百尺龙涛涌,千寻蜃气浮。

寒云飞片片,三月已先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潮音洞

闲乘观海兴,忽入洞天来。

梵呗潮和合,疑团石打开。

浪飞看霁雪,声吼听晴雷。

静里悠然契,双趺紫竹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慧艅禅师时徙业崇安寺二首(其一)

境缚山居闹,心空市刹澄。

轻阴团白室,古色暗苍藤。

僧供无多品,禅栖共一灯。

机来时捉麈,喜听白牛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赠慧艅禅师时徙业崇安寺二首(其二)

携得贝多卷,频迁以衲邮。

晨钟依阁近,午篆隔帘浮。

佛窟尘俱远,香台景绝幽。

一枝巢自稳,莫道拙于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