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隋室重氛极,唐家景命新。
地归裂残壤,天洗战馀尘。
遂纳诸戎贡,争陪二月巡。
瀛洲登俊老,烟阁尽名臣。
轻重非关鼎,兴亡要在人。
旧都纷秀麦,前事遍书筠。
哲后疑图暇,西厢访古频。
终篇见成败,摘句屡咨询。
青史嘉遗直,元龟遗圣辰。
愿将稽古意,万一助尧仁。
此诗描绘了从隋末到唐初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国家由乱至治的过程。开篇“隋室重氛极,唐家景命新”两句,指出了隋朝末年的混乱与唐朝初年建立新的政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更替的深刻认识。
接着,“地归裂残壤,天洗战馀尘”描述了战争结束后大地回复宁静和清洁,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情感。紧接着“遂纳诸戎贡,争陪二月巡”则描绘了唐朝收取四方贡品、春日巡幸的盛况,展示了国家的强大与君主的威仪。
中间部分,“瀛洲登俊老,烟阁尽名臣”一句通过对古人登临之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尊崇。随后的“轻重非关鼎,兴亡要在人”则深刻揭示了历史变革与国家兴衰的根本在于人的智慧和选择。
后半部分,“旧都纷秀麦,前事遍书筠”一句通过对旧都春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接着“哲后疑图暇,西厢访古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和悠闲时光的追寻。
结尾处,“终篇见成败,摘句屡咨询”显示了诗人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与反思。最后,“青史嘉遗直,元龟遗圣辰”一句表达了对历史正直记载和古圣先贤智慧的赞美。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观念,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学功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诗人寄寓了对于历史智慧的传承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不详
路阔三条陌,云低九鼎门。
铙风催骑响,裘霰减貂温。
谷晓天花乱,林空苑絮繁。
周麰农意切,一一愿流根。
病馀颇厌肉,欣得僧庐蔬。
僧窗亦明洁,可以观我书。
弟兄冷相对,因著柏酒醉。
酹馀欲拈笔,状乃尔狼狈。
我老固有素,未至形苶具。
其事故可知,宁复论年数。
阿连吾语汝,我计当何取。
学道既无成,何如事农圃。
几日星催召节飞,迎车千盖溢郊畿。
秦城璧返蝇休污,轩阁巢高凤始归。
两憩甘棠歌美化,重攀温树怅流晖。
因君更感忠虔意,夕梦翩翩绕帝闱。
边亭春色感离居,犹记衰龄本命馀。
樽味阻陪曹相国,带围空老沈尚书。
军中鼓吹千蹄马,物外风烟一壑鱼。
干栋不材须适分,愿公容我作庄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