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居士写真诗

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

今为老居士,写貌寄香山。

鹤毳变玄发,鸡肤换朱颜。

前形与后貌,相去三十年。

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

请看东海水,亦变作桑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香山居士写真诗》,创作于唐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生命变迁的深刻感慨。

"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 这两句回忆年轻时作为一名学子,其风采被收入佳话之中,显现出青春的英气与自豪。

"今为老居士,写貌寄香山。" 时间流转,诗人已成为白发苍苔的老者,将现在的容貌描绘下来寄送给远方的香山,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美好记忆的留恋。

"鹤毳变玄发,鸡肤换朱颜。"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时间对人生的改变:头发如同仙鹤的羽毛般变得纯白,皮肤则失去了红润,变得像老鸡一样粗糙。

"前形与后貌,相去三十年。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 诗人感慨于三十年的光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昔日的英俊少年到如今的老者,只在瞬息之间,却又自我安慰说不必过分感叹,因为时间的流逝是自然规律,自己也就像是进入了神仙的境界。

"请看东海水,亦变作桑田。" 最后一句诗人提醒读者去看看那东海之水,它们同样随着岁月的更迭而改变,最终化作平凡的桑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变化的描绘,也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自己,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流逝、青春易逝以及个人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它也展现了白居易特有的平实而深远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沈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形式: 古风

凉夜有怀

念别感时节,早蛩闻一声。

风帘夜凉入,露簟秋意生。

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

闇凝无限思,起傍药阑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哭孔戡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

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

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

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

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

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

形式: 古风

哭王质夫

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馀。

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

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

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

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亦俱。

衣上今日泪,箧中前月书。

怜君古人风,重有君子儒。

篇咏陶谢辈,风流嵇阮徒。

出身既蹇屯,生世仍须臾。

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

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

皆享千年寿,多于王质夫。

不知彼何德,不识此何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