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十首(其五)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本事诗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以"碧玉莫愁"比喻主人公,暗示她虽然身份卑微,但有着如碧玉般珍贵的内心。"同乡仙子独销魂"描绘了她的孤独和情感上的痛苦,将她比作远离家乡的仙女,内心深处充满了哀愁。

"袈裟点点疑樱瓣"这一句富有画面感,将她的泪水与佛家的袈裟相联系,暗示她的生活或许曾与佛教或僧侣有过交集,而那点点泪痕如同樱花瓣般娇嫩又凄美,表达了她内心的伤痛和无奈。"半是脂痕半泪痕"进一步强调了她的悲苦,泪痕与脂粉痕迹交织,揭示了她生活中的辛酸与情感的纠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复杂的心境和命运,体现了苏曼殊诗歌中常见的忧郁与深情特质。

收录诗词(106)

苏曼殊(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本事诗十首(其六)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本事诗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本事诗十首(其七)

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

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调筝人三首(其二)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