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十三日赣儿受室率成一律示之

灯红月皎两相宜,且放中怀入酒卮。

万种未完为子事,百年过半作翁时。

山寒渐入青春色,梅老偏高白雪枝。

莫道传家无素业,先公犹有一经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场婚礼场景,充满了温馨与深意。首句“灯红月皎两相宜”,以红灯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营造出喜庆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且放中怀入酒卮”一句,表达了诗人将心中的喜悦与祝福融入酒中,与宾客共享欢愉。

“万种未完为子事,百年过半作翁时。”这两句既是对新婚夫妇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人生阶段转换的感慨。新婚是人生大事,对于这对新人来说,未来还有无数种可能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实现;而对于诗人自己,已过半百,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迎来了作为长辈的角色。

“山寒渐入青春色,梅老偏高白雪枝。”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生的阶段变化。山寒之后,春天的气息逐渐显现,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梅花虽老,却依然挺立于雪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不仅是对新婚夫妇的鼓励,也是对所有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寄语。

最后,“莫道传家无素业,先公犹有一经遗。”诗人在此强调家族传承的重要性,即使没有显赫的家业,但先辈留下的知识与智慧(“一经”)却是宝贵的财富,值得后代继承并发扬光大。这句话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哲理深沉的作品。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赣儿受室承诸公赠诗赋答

千秋名立举家捐,心死灰寒四十年。

直为诗书存此脉,重劳尘土作诸缘。

羲爻始叶包蒙吉,韩奕多承缵祖篇。

若使析薪讥可免,钓竿吾在五湖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孔樵岚宰乐昌

复挂征帆去此都,劳劳终日在驰驱。

十旬三上二禺峡,百里连分五岭符。

南楚烽烟嗟往昔,东风民物望来苏。

关门锁钥须公等,骨气昂藏一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何不偕

少年无远不同游,比者输君已数筹。

酒后独寻燕市筑,雪中曾买建陵舟。

九州未必容闲客,五岳何常笑白头。

我亦从兹理帆席,大江明月记清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行路难(其一)

君不见天上之星坠为石,又不闻地中有雷生霹雳。

星有光芒犹可避,雷无定所谁能测。

杀人岂必干与戈,尺地寸天皆局蹐。

重城高寝自谓安,中夜思之眠岂得。

何能变化为蟭螟,飞入睫中人不识。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