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

君不见天上之星坠为石,又不闻地中有雷生霹雳。

星有光芒犹可避,雷无定所谁能测。

杀人岂必干与戈,尺地寸天皆局蹐。

重城高寝自谓安,中夜思之眠岂得。

何能变化为蟭螟,飞入睫中人不识。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行路难(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创作。诗中以天上陨石和地下雷霆的不可预知性,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摸不定。通过“杀人岂必干与戈”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暴力与非暴力手段在造成伤害时并无本质区别的深刻思考。接着,“尺地寸天皆局蹐”则描绘了人在广阔天地间却感到束缚与不安的状态,暗示了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

“重城高寝自谓安,中夜思之眠岂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不安感,即使表面上看似安全的生活环境也无法让人真正安心,夜晚的反思往往带来更深的忧虑。最后,“何能变化为蟭螟,飞入睫中人不识”以微小的昆虫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即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对人造成影响,强调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象征性解读,探讨了人生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以及个体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与反思。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其二)

翩翩之雁来天隅,中有一者飞而孤。

自丧其雄不并宿,江中警夜甘为奴。

江滨之人少慈惠,一网高张百禽殪。

不虞永断匹偶恩,食肉卖毛为得计。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其三)

君不闻蜀山多阴稀见日,群犬吠之盈万室。

又不闻野人有妇一目偏,出见举世皆不妍。

是非好恶何有定,昨者高岸今为渊。

劝君且自酣杯酒,劝君不用狂开口。

正言自古有戈矛,上士闻之皆却走。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其四)

君不见五陵年少插两弓,左射右射皆能工。

金丸如星羽如月,骄马蹴踏鸣秋风。

林中走兽猎已尽,仰面四顾苍天空。

千年老鹤青田产,昨日瑶池衔玉简。

未回劲翮排天门,莫使霜毛刺人眼。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其五)

卞和入山得璞玉,献之未售先刖足。

秦王易以十五城,赵国不与终受兵。

从来至宝物所忌,锥刀之末今人争。

小民止可求粗足,朝饭糟糠暮饘粥。

轻裘肥马不易誇,有司视尔如仇家。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