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壹所作的《寄万先辈》,表达了诗人归隐衡岳后的清心生活和对过往生活的感慨。首句“归从衡岳此身清”描绘了诗人归隐衡山后心境的清净,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次句“老校群书眼倍明”则写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使他的眼神更加明亮,知识的积累让他看透世事。
第三句“白屋有田供伏腊”写诗人拥有简单的田园生活,足以供给节日所需,反映出他对朴素生活的满足。第四句“青云无梦到公卿”进一步强调他已不再有追求官场的念头,心境如青云般高洁。
第五句“频挑野菜招僧至”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交往的场景,体现了他的禅意生活和对佛法的亲近。最后一句“少著深衣入郭行”写他穿着简朴的衣服在城郭间漫步,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风范。
尾联“早岁自嗟行役远,失将诗律问先生”回忆起年轻时的奔波劳碌,感叹未能向先生请教诗歌的韵律,暗含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学问的怀念。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