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

跃马上云顶,欲呼飞仙人。

飞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

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堕薪。

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贫。

缚裤属櫜鞬,哀哉水云身。

此地虽暂寓,失喜忘吟呻。

故溪归去来,岁晚思鲈莼。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朴素的衣服虽然染成了黑色,却不会沾染京城路上的尘埃。
策马直上云霄之巅,想要呼唤那传说中的仙人。
仙人无法呼唤,只有山野僧人的心意显得真诚。
在清风婆娑的树荫下煮茶,小童捡拾掉落的柴薪。
我年轻时本就疏放不羁,一出门就陷入贫困之中。
穿着紧身裤,背着弓箭和箭囊,生活艰辛如同漂泊的水云之身。
虽然暂时寄居于此,却失去了往日的欢笑与诗兴。
怀念故乡的溪流,年末时分,心中思念鲈鱼莼菜的美味。

注释

素衣:朴素的衣服。
缁:黑色。
京路:京城道路。
尘:尘埃。
跃马:策马。
云顶:云霄之巅。
飞仙:传说中的仙人。
野僧:山野僧人。
煎茶:煮茶。
樾:树荫。
童子:小孩。
堕薪:掉落的柴薪。
疏放:不羁。
坐贫:陷入贫困。
櫜鞬:弓箭和箭囊。
水云身:漂泊的生活。
暂寓:暂时寄居。
失喜忘吟呻:失去欢笑与诗兴。
故溪:故乡的溪流。
鲈莼:鲈鱼和莼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自小云顶上云顶寺》,描绘了诗人穿着素衣在云顶寺的经历。首句“素衣虽成缁”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保持着内心的纯洁。接着,“跃马上云顶,欲呼飞仙人”展现了诗人豪迈的心境,试图与仙人交流,然而“飞仙不可呼”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野僧意甚真”转向对僧侣生活的观察,认为他们的生活态度真诚质朴。诗人在此享受着“煎茶清樾下”的宁静时光,童子在一旁拾柴,画面和谐而简静。“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贫”流露出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以及因仕途所困而陷入贫困的无奈。

“缚裤属櫜鞬,哀哉水云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水云身象征着无定所的漂泊。尽管身处异乡,诗人仍怀念故乡,“此地虽暂寓,失喜忘吟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日常生活的疏离。

最后两句“故溪归去来,岁晚思鲈莼”以对故乡鲈鱼和莼菜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较强,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家国情怀和个人际遇的交织。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自山中泛舟归郡城

我呼小艇浮南津,落日乱山衔半轮。

背船双鹭低掠水,下滩峭风冷逼人。

中流回望始太息,烟中白塔高嶙峋。

适从彼来忽在此,老夫拄杖捷有神。

尉曹堆盘笠泽脍,秀才泻榼中山春。

岂惟外物不挂眼,醉后兀尔忘吾身。

朝冠行即挂神武,买犊遂欲耕峨岷。

金丹自喜日日长,白发未许年年新。

拥桥炬火远已闹,归舍睡息清而匀。

明朝笑谓同载客,有脚莫踏东华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自山中夜行还湖上

火云峥嵘水车鸣,行人畏热不敢宁。

萧然一马两园丁,缺月照我影伶俜。

荒鸡起早忽再唱,北斗低尽馀三星。

扁舟菱歌正袅袅,丛冢鬼火何荧荧。

迎人渐见镜湖白,回首已失秦山青。

道边野店得小憩,一杯浊酒倾残瓶。

登盘绝爱畦韭美,轑釜未厌溪鳞腥。

丈夫所要饱辛苦,文叔尚困芜蒌亭。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自广汉归宿十八里草市

月黑叩店门,灯青坐床箦。

饭粗杂沙土,菜瘦等草棘。

泰然均一饱,未觉异玉食。

我岂儿女哉,口腹为怨德。

古人耻怀禄,不仕当力穑。

从今扶犁手,终老谢翰墨。

形式: 古风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

道远晨炊米,风和昼减衣。

花残孔官庙,苔满葛仙矶。

剩欲寻僧话,先判秉炬归。

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