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其一)春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

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声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宫中的梅花颜色淡雅,河岸边的柳树叶子金黄,京城刚刚庆祝春天的到来。
凤凰楼和端门宏伟壮观,装饰着彩色的宫殿如同仙境蓬莱。
傍晚时分,深邃的宫苑中,华丽的车辆满载花朵返回钧台。
在轻烟笼罩中,不知是谁将金色莲花盛开在陆地上。
处处歌声鼎沸,华丽的马车如同轻轻的雷鸣在人群中穿梭。
无数人家的窗帘和锦绣相连,犹如一幅繁华画卷。
明亮的月亮如同白昼,人们共享欢乐,难以忍心离去。
稀疏的钟声断断续续,还能听到街头巷尾的歌声回荡。

注释

宫梅:皇宫中的梅花。
金匀:金黄色均匀分布。
凤阙:凤凰楼,代指皇宫。
棚山:形容宫殿的壮观。
钧台:古代的皇家园林。
金莲:金色莲花,象征吉祥。
雕轮:雕刻装饰的车轮。
银蟾:明亮的月亮。
行歌:边走边唱的歌曲。
禁街:皇宫周围的街道。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宋代都城春天的繁华景象。"宫梅粉淡,岸柳金匀",以淡雅的宫梅和金黄的柳色,展现出早春的清新气息。"皇州乍庆春回",点明了京城在春天的到来之际欢庆的气氛。"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运用神话色彩,形容宫殿的壮丽和装饰的华丽。

"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描述了傍晚时分,皇帝乘坐的华丽车辆归来,沿途花团锦簇,如同仙境。"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借莲花比喻繁花似锦,遍布大地。

接下来的"触处声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生动描绘了街头巷尾的热闹与喧嚣,以及车马的行进声。"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进一步强调了市井繁华,家家户户的帘幕相连,犹如一幅锦绣画卷。

夜晚来临,"银蟾皓月如昼",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欢庆的场景。人们不愿离去,"共乘欢、争忍归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欢乐时光的留恋。最后,"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以远处断续的钟声和行人的歌声,为这幅春日画卷画上悠长的尾声,留下回味。

总的来说,赵佶的《声声慢·其一》春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北宋都城春天的热闹、繁华和生机,以及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443)

赵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 生卒年: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其二)梅

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江梅已破南枝。

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

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

劳梦想,似玉人羞懒,弄粉妆迟。

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

寄远丁宁,折赠陇首相思。

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饶伊。

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念奴娇.御制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

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

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

跳丸日月,算应局上销得。

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

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玳席欢馀,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

桃源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金莲绕凤楼

绛烛朱笼相随映。驰绣毂、尘清香衬。

万金光射龙轩莹。绕端门、瑞雷轻振。

元宵为开圣景。严敷坐、观灯锡庆。

帝家华英乘春兴。搴珠帘、望尧瞻舜。

形式: 词牌: 金莲绕凤楼

临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馀。

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

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

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