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的凄凉景象,以匹马独立于西风中的戍楼为开篇,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孤独。繁台和艮岳曾经的繁华已成遗迹,只剩下荒丘,寓言了王朝的衰败。蝉鸣与秋雨交织,哀婉凄切,雁影横空,更添万里秋意的辽阔与寂寥。
诗人触景生情,故井边的梧桐在寒露中凋零,象征着往昔荣光的消逝;废弃的宫殿上空,禾黍摇曳,暮云低垂,弥漫着一种沉郁的哀愁。最后两句,诗人感慨古今英雄们的辛酸泪,如同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奔腾入天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沈清正的《登汴城楼》以景寓情,借景抒怀,展现了清末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沉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