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

江潭共为客,洲浦独迷津。

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

林岸随天转,云峰逐望新。

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含嚬。

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

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我们都成了江边的旅人,各自迷失在渡口。
思绪萦绕在芬芳的庭院树木,心中思念着远方的白眉亲人。
同床而眠却如楚河汉界般遥远,分别后像是身处胡秦两地般陌生。
林边江岸随着天色变化,云峰也随着视野更新。
遥望无尽,只能默默坐着含泪不语。
离别似乎已过去三个月,但实际才短短十日游历。
孤独的小舟上充满闲情逸致,又有谁能成为我的邻居呢?

注释

江潭:江边。
洲浦:渡口。
迷津:迷失渡口。
芳庭树:芬芳的庭院树木。
白眉人:有着白眉毛的人,代指亲人。
同衾:同床共枕。
楚越:古代两个隔绝的地区。
胡秦:胡地和秦国,比喻遥远。
林岸:林边江岸。
天转:随着天色变化。
逐望新:随着视野更新。
嚬:含泪的样子。
念别:思念离别。
三月:形容时间长。
经游:游历。
逸兴:闲情逸致。
尔:你。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留恋。开篇"江潭共为客,洲浦独迷津"两句描绘出诗人在江边的孤独景象,江水与岸边的洲浦都成为了他旅行中的伴侣,而自己却在这片混沌中迷失方向,彷彿不知归途。接着"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好景色和亲人的深切思念,那些曾经的美好如今只能在脑海中回荡,而那些年迈的长者们也成了他内心无法割舍的情感寄托。

"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不舍。即便是睡在同一块布下的夜晚,也忍不住将遥远的地方比作古代的楚国和越国,将孤独的岛屿比作边疆的胡人和秦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亲人的渴望。

"林岸随天转,云峰逐望新"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情感的变化。树木、山峦都在时光中不断改变,而诗人却只能在这片土地上徒增无限的怀念。

"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含嚬"则是诗人的无尽哀伤,无论相隔多远,都无法再次相见,只能静坐沉思,心中涌动着对亲人无法言说的苦楚和留恋。

最后"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几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与惆怅,时间似乎飞逝,只在短暂的行程中便已感受到离别之苦。而那孤独的小船,却充满了无限的逸兴和自由,这种情怀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成为他心灵的邻居呢?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渴望,是一首抒发乡愁与离别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生涯良浩浩,天命固谆谆。

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

畴昔逢尧日,衣冠仕汉辰。

交游纷若凤,词翰宛如麟。

太息劳黄绶,长思谒紫宸。

金兰徒有契,玉树已埋尘。

把臂虽无托,平生固亦亲。

援琴一流涕,旧馆几沾巾。

杳杳泉中夜,悠悠世上春。

幽明长隔此,歌哭为何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

昨夜沧江别,言乖天汉游。

宁期此相遇,尚接武陵洲。

结绶还逢育,衔杯且对刘。

波潭一瀰瀰,临望几悠悠。

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卧病家园

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

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

卧病谁能问,閒居空物华。

犹忆灵台友,栖真隐太霞。

还丹奔日御,却老饵云芽。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