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其一)

关塞劻勷客,方亭许数过。

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

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

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戚继光在刘使君的府邸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关塞劻勷客,方亭许数过”中,“关塞”暗示了边疆之地,“劻勷客”则指忙碌奔波之人,诗人或许自指,也可能是对过往客人的描述。“方亭许数过”,说明诗人多次造访此地,与主人之间有着深厚的交情。

接下来的“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月光下树木摇曳、春花烂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月光与花色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友情的温馨与美好。

“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的居所环境。裘马指的是穿着华丽、骑乘骏马的贵族形象,这里用来形容主人的高雅生活品味;“帘笼护薜萝”则通过帘幕和薜萝(一种藤本植物)的描写,展现了主人生活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主人的生活品质,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最后,“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半生漂泊、追逐功名的感慨。与主人相对而坐,诗人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可能感到有些许遗憾或愧疚。这里的“南柯”出自典故,原指梦境中的短暂快乐,后引申为虚幻不实的人生追求,诗人借此表达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其二)

地忆桃源胜,亭开雉堞长。

虚星侵几榻,古调出丝簧。

但得华胥乐,无论太守章。

君家世业在,不必让诸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北平阳郡丞守庐陵

负弩谁先五马驱,棠阴骊唱为踟蹰。

循良雅称中兴吏,保障重开大楚图。

孤竹风流增卧辙,豫章春色待分符。

无言此别河山邈,露冕声名满帝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甬东吕山人自蓟复游晋,因览天海,骊歌有赠

道辟在重华,道隐在素王。

其流蔚无尽,散之丘壑旁。

抗志倘弗徇,草木增芬芳!

卓哉吕家二,又称四明狂。

一与五岳盟,托瞩殊未央。

论交齐显遁,和歌叶宫商。

少微丽中天,海宇挹精芒。

长啸断虹霓,坐客慨且慷。

逸驾不可攀,白云载翱翔。

孤竹留丛祠,千里携椒浆。

清风飒然来,参差开君裳。

三叹怀伊人,圣贤亦摧藏。

枯卉带寒澌,古碛啼蛩螀。

事去能复征,山川郁相望。

余愧老抱关,投袂暂徜徉。

蚤岁阻越徼,暮龄逢燕疆。

遂此平生欢,十日为持觞。

但识径寸丹,无嗟颠毛苍!

愿言往从之,王命或靡遑。

铅椠大有权,戈戟分余光。

行游固莫偕,欢燕诚难忘!

出门歧路多,雨雪纷河梁。

还问御者期,离合岂必常?

所至猿鹤迎,何异归旧乡?

婚嫁谅已毕,松菊任其荒。

顾谓向子平,遐举非柴桑。

为君赋骊驹,君马玄以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再游无终洞

无终有国已难寻,洞口谁为梁甫吟?

一片白云飞不去,徘徊似识主人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