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汝看葵见寄

朝退归来不坐衙,门当委巷尚嫌哗。

不知半舫斋前竹,何似平廷院里花。

清爱雨声时起听,蔫愁日色每教遮。

小轩清荫都非旧,说与西人却似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玉汝看葵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退朝归家后的生活情景,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首联“朝退归来不坐衙,门当委巷尚嫌哗”,写出了诗人卸下官场重担后的轻松自在,即使在简陋的小巷中,也嫌外面的喧闹。这里通过对比朝廷的庄严与家中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颔联“不知半舫斋前竹,何似平廷院里花”,将诗人对竹子和花朵的喜爱进行对比,竹子代表了自然界的坚韧与清雅,而花朵则象征着宫廷的繁华与美丽。诗人似乎在思考,竹子的朴素之美是否能与宫廷花园的繁花媲美,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颈联“清爱雨声时起听,蔫愁日色每教遮”,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喜爱。雨声清脆悦耳,让人心生欢喜;而日色虽有时令人感到炎热,但诗人却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一种遮蔽,暗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享受。

尾联“小轩清荫都非旧,说与西人却似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小轩(小屋)的清荫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但诗人却愿意向他人夸耀,这或许是对生活变迁的一种乐观态度,或是对简单生活价值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变化的感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古愚

我自古愚人,还作古愚诗。

古贤不可作,古愚亦难而。

举世皆尚同,子独不知时。

举世誇疾走,子行独迟迟。

信口所欲言,信意所欲之。

衣不识寒燠,路不识险夷。

喧然众知人,指我为顽痴。

子知邈难及,我愚恒若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题明秀楼

湖上危楼势不崩,北人欲上怯初登。

檐前月写澄波影,天末云留碧嶂层。

山水吴中誇独胜,观游昔日记吾曾。

弱流不隔蓬莱路,欲去谁言病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周进士炯还常熟觐省

南宫此日谬持衡,一见高文眼为明。

正喜故人能有子,忽闻远别得无情。

名因实起何妨蚤,理会心传不厌精。

此去海虞谁复见,读书长日掩柴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玉汝作东眺轩不忘在东诸君子也次其韵

长日过从兴有馀,官曹乖隔欲何如。

有时隐几全忘我,几度敲门不是予。

磔磔林间鸣好鸟,斑斑花外度轻车。

城东有暇还相过,宾席年来左特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