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玉汝看葵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退朝归家后的生活情景,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首联“朝退归来不坐衙,门当委巷尚嫌哗”,写出了诗人卸下官场重担后的轻松自在,即使在简陋的小巷中,也嫌外面的喧闹。这里通过对比朝廷的庄严与家中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颔联“不知半舫斋前竹,何似平廷院里花”,将诗人对竹子和花朵的喜爱进行对比,竹子代表了自然界的坚韧与清雅,而花朵则象征着宫廷的繁华与美丽。诗人似乎在思考,竹子的朴素之美是否能与宫廷花园的繁花媲美,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颈联“清爱雨声时起听,蔫愁日色每教遮”,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喜爱。雨声清脆悦耳,让人心生欢喜;而日色虽有时令人感到炎热,但诗人却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一种遮蔽,暗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享受。
尾联“小轩清荫都非旧,说与西人却似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环境的感慨。小轩(小屋)的清荫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但诗人却愿意向他人夸耀,这或许是对生活变迁的一种乐观态度,或是对简单生活价值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变化的感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