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面。"渌水带青潮",清澈的水面泛着青色的潮汐,展现出水的流动与生机。"水上朱阑小渡桥",一座小巧的红栏杆桥横跨在碧波之上,连接两岸,显得古朴而宁静。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词人笔下的女子面带娇媚的笑容,身姿绰约,如花似玉,洋溢着青春活力和动人魅力。她倚着栏杆,轻轻摆弄着柳条,动作轻盈,仿佛在与自然和谐共舞。
"月夜落花朝",时间转换至夜晚,月光洒落,伴随着清晨的落花,营造出一种凄美又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减字偷声按玉箫",暗示女子在月夜中吹奏着箫,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引人遐想。
最后两句"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通过行人的回头远望,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美丽和遥远感,将她的形象比作天上的银河,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女子的深深仰慕和难以触及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南乡子》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月夜美景,以及其中那位令人心动的女子,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不详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
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
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
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小蕊受春风。日日宫花花树中。
恰向柳绵撩乱处,相逢。笑靥旁边心字浓。
归路草茸茸。家在秦楼更近东。
醒去醉来无限事,谁同。说著西池满面红。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