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石唐山隐者

石唐仙室紫云深,颍阳真人此算心。

真人已去升寥廓,岁岁岩花自开落。

我昔曾为洛阳客,偶向岩前坐盘石。

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

云深路绝无人到,鸾鹤今应待我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戏石唐山隐者》,通过对石唐仙室的描绘,展现了仙境般的神秘与宁静。首句“石唐仙室紫云深”以紫色云雾缭绕的山洞象征隐者的居所,显得超凡脱俗。次句“颍阳真人此算心”点出隐者身份,暗示其深藏不露的智慧。

“真人已去升寥廓”表达了对仙人离去的怀念,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岁岁岩花自开落”则描绘了自然的永恒与隐者的超然态度。诗人回忆自己曾是洛阳客,偶然间在岩前静坐,发现“四字丹书万仞崖”,揭示了隐者留下的神秘印记。

“神清之洞锁楼台”进一步渲染了洞府的玄妙,而“云深路绝无人到”则写出隐居生活的孤寂与幽深。最后两句“鸾鹤今应待我来”表达了诗人对再次造访仙境的期待,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人友情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和对仙人般淡泊心境的赞美。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戏刘原甫(其一)

平生志业有谁先,落笔文章海内传。

昨日都城应纸贵,开帘却扇见新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戏答圣俞

鹤行而啄,青玉嘴,枯松脚。

兔蹲而累,尖两耳,攒四蹄。

往往于人家高堂净屋曾见之,锦装玉轴挂壁垂。

乍见拭目犹惊疑,羽毛襂褷眼睛活,若动不动如风吹。

主人矜誇百金买,云此绝笔人间奇。

画师画生不画死,所得百分三二尔,岂如玩物玩其真。

凡物可爱惟精神,况此二物物之珍。

月光临静夜,雪色凌清晨。

二物于此时,莹无一点纤埃尘。

不惟可醒醉翁醉,能使诗老诗思添清新。

醉翁谓诗老,子勿诮我愚。

老弄兔儿怜鹤雏,与子俱老其衰乎。

奈何反舍我,欲问东家看舞姝。

须防舞姝见客笑,白发苍颜君自照。

形式: 古风

有马示徐无党

吾有千里马,毛骨何萧森。

疾驰如奔风,白日无留阴。

徐驱当大道,步骤中五音。

马虽有四足,迟速在吾心。

六辔应吾手,调和如瑟琴。

东西与南北,高下山与林。

惟意所欲适,九州可周寻。

至哉人与马,两乐不相侵。

伯乐识其外,徒知价千金。

王良得其性,此术固已深。

良马须善驭,吾言可为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皆佳物也余既喜睡而得此二者不胜其乐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端溪琢出缺月样,蕲州织成双水纹。

呼儿置枕展方簟,赤日正午天无云。

黄琉璃光绿玉润,莹净冷滑无埃尘。

忆昨开封暂陈力,屡乞残骸避烦剧。

圣君哀怜大臣闵,察见衰病非虚饰。

犹蒙不使如罪去,特许迁官还旧职。

选材临事不堪用,见利无惭惟苟得。

一从僦舍居城南,官不坐曹门少客。

自然唯与睡相宜,以懒遭闲何惬适。

从来羸薾苦疲困,况此烦歊正炎赫。

少壮喘息人莫听,中年鼻鼾尤恶声。

痴儿掩耳谓雷作,灶妇惊窥疑釜鸣。

苍蝇蠛蠓任缘扑,蠹书懒架抛纵横。

神昏气浊一如此,言语思虑何由清。

尝闻李白好饮酒,欲与铛杓同生死。

我今好睡又过之,身与二物为三尔。

江西得请在旦暮,收拾归装从此始。

终当卷簟携枕去,筑室买田清颍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