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的《喜仲脩弟奉使便道抵家》。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弟弟归来的心情与期待,以及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
首联“几度人来报使旌,暗中吾自数归程。”以“几度”和“暗中”开篇,暗示了诗人对弟弟归来的期盼已久,虽然外界消息时有时无,但内心早已默默计算着回家的路程。这种细腻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关怀和对团聚的渴望。
颔联“相逢岁晚翻疑梦,忍说春来又卜行。”通过“相逢”和“疑梦”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的混淆,以及对相聚时刻的珍惜。同时,“春来又卜行”则预示着离别即将到来,这种矛盾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张力。
颈联“风雨幽怀何处写,江天病眼此时明。”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风雨中的幽怀难以言表,只能在江天一色的美景中寻求一丝慰藉。这里的“病眼”不仅指身体的不适,也象征着心灵的疲惫与脆弱,而“此时明”则暗示着在特定的时刻,诗人的心境得到了某种释放或理解。
尾联“夜来春意知多少,步到前庭问紫荆。”以夜幕降临、春意渐浓为背景,诗人通过询问紫荆树的生长情况,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生命复苏的期待。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