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道中

年来百事不堪论,独得山游兴尚存。

千里钟声疑有寺,数家烟火自成村。

秋高树有凌霜叶,水落沙仍带雨痕。

最与乡园相似处,几株残柳对柴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清河道中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怀乡之情。

首句“年来百事不堪论”,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厌倦,似乎经历了许多世事,感到身心俱疲,难以言说。然而,接下来的“独得山游兴尚存”转折,表明尽管生活多艰,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依然在心中燃烧,给予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千里钟声疑有寺,数家烟火自成村”两句,运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通过远处的钟声和近处的炊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乡村景象。钟声悠扬,仿佛指引着通往寺庙的道路,而炊烟袅袅,则是家的温暖与生活的气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也暗示了心灵的归宿与慰藉。

“秋高树有凌霜叶,水落沙仍带雨痕”则进一步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景观。秋高气爽之时,树木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即使面对严霜,依旧保持绿意。而水落石出后,沙滩上还留有雨后的痕迹,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

最后,“最与乡园相似处,几株残柳对柴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几株残柳与自家的柴门相对,虽是简陋之景,却勾起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完美融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表达了人在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

收录诗词(128)

林文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 字:汝英
  • 号:方斋
  • 籍贯:明福建莆田
  • 生卒年:1487—1536

相关古诗词

送管通政汝济奉使秦中兼过家候母

晓日争看汉使旌,衣冠祖饯欲倾城。

回瞻北极心应恋,归见终南眼倍明。

驷马今过题柱处,关人旧识弃繻生。

倚门应念亲头白,不独归为昼锦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刘寔夫都谏旧宅偶成辄寄

柴门寂寂昼长扃,苑树移阴霜满庭。

共许登堂论契阔,今来立马叹伶俜。

朝中旧恨平津阁,湖上清风孺子亭。

试向沧浪问渔父,此时还有几人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澄心亭偶成

倦来散步绕池行,池上风生白苧轻。

春雨小堂留燕语,夕阳高柳逗蝉声。

杯深向客难同醉,梦熟何人却唤醒。

可是閒官无限乐,官坊翰苑总登瀛。

形式: 七言律诗

别仲脩弟

冯唐头白尚为郎,觉尔旌麾去有光。

共羡骅骝今展足,谁怜鸿雁各分行。

西湖春近梅先白,上国秋初叶已黄。

惆怅彭城离别地,几时风雨复连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