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茅屋紫霄下,良田石镜边。
此生随分过,不用买山钱。
这般恶比丘,何人敢近傍。
恣焚三毒火,力起无根谤。
破除少室窠巢,并荡衲僧见障。
闻者见者攒眉,应是无人瞻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茅屋坐落在高远的紫霄之下,紧邻着如镜的良田,诗人表示愿意过着简朴的生活,无需购买山林以求隐逸。然而,接下来的笔触转向了对某些不良僧侣的批判,他们行为恶劣,煽动纷争,焚烧三毒之火,散播无根据的诽谤。这些僧侣破坏了清净的修行场所,令见者皱眉,似乎无人能欣赏他们的行为。
诗中禅师的态度鲜明,对于那些偏离正道的僧侣,他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和否定,表达了对纯净佛教精神的维护和对世间污浊现象的警醒。整体而言,这首诗寓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丑陋面的批判,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反对虚伪的教义。
不详
江上青山千万叠,水边茅屋两三间。
朝来无限扁舟过,何似渠侬把钓竿。
竖拂拄拂,全机出没。
一喝耳聋三日,丛林至今狼藉。
屈屈,且道是马祖屈,百丈屈,归宗屈。
宗一侍者,但恁么拈出。
法中之魔,僧中之贼。盗佛祖宝刀,断衲僧命脉。
贫穷者示之无价宝珠,富贵者令之破家散宅。
不是平地上干戈,且非孤峻处标格。
临济秃,无眼目,讨便宜兮不知足。
高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
胸中更有一般毒,天下无人敢轻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