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独坐简胡无逸二首(其一)

夜静坐前轩,明月方皎皎。

大火既西行,凉风在木杪。

庭际促织鸣,凉露下芳草。

缅怀羁旅人,重感岁时老。

安得跻空同,一问广成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夏夜独自坐在前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夜静坐前轩,明月方皎皎”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大火既西行,凉风在木杪”中,“大火”指的是天蝎座的心宿二,在古代天文学中常用来指示季节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凉风从树梢吹来,不仅带来了凉爽,也预示着秋意渐浓。

“庭际促织鸣,凉露下芳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庭院中的蟋蟀开始鸣叫,凉露洒落在茂盛的芳草上,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夏夜图景。通过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

最后,“缅怀羁旅人,重感岁时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禁回想起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们,以及自己年华的老去,情感深沉而复杂。

“安得跻空同,一问广成道”则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智慧与真理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仙人广成子一样,达到心灵的自由与智慧的境界,摆脱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7)

高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 字:则诚,号菜根道人
  • 生卒年:约1305~约1371

相关古诗词

夏夜独坐简胡无逸二首(其二)

夜久群动息,境寂无炎蒸。

凉飙散浮云,惟见河汉明。

缅怀尘纷劳,喜际夜气清。

安得舍所趋,白日澹无营。

仰看斗柄移,耿耿低玉绳。

天运亦有常,吾生何时宁!

形式: 古风

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其一)

仙人海上来,驾言游苍冥。

乃逢浮丘伯,驻之紫霞城。

凤凰不可招,梧桐何青青。

焉知碧山月,期子待吹笙。

形式: 古风

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其二)

天寒木叶下,短景凄其清。

幽居有所思,振衣临《黄庭》。

仰观冥鸿飞,竟与浮云迎。

怅望不可见,空山暮雨生。

形式: 古风

杨季常约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诗寄三首(其三)

秋菊有馀色,可以慰幽情。

岂无一樽酒,泛此黄金英。

美人久不来,岁晏霜露零。

坐感芳草歇,佳期怅未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