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丈黄廷寅应贡北上

孝宗之朝多俊贤,金堂玉树巢神仙。

中郎致身何坦荡,长离举翼当云天。

君臣契合在人耳,更有子姓能联翩。

季也森然见奇干,庭阶却立春风妍。

腹中万卷何磅礴,锦绣玑衡互参错。

班嗣书多不借人,相如剑成应耻学。

登台自倚轻千金,闭户那知困三略。

青衫白首何足悲,树帜词场气益奇。

贤良对荣公孙子,侧席英才正此时。

首夏辞家望京阙,三江五湖坐超越。

桂树秋风几自攀,芳草天涯未应歇。

龙阳秀色满乡关,知尔承恩霄汉间。

玉河桥畔逢五弟,为道冥鸿恋碧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亲丈黄廷寅应贡北上》描绘了孝宗一朝人才济济,犹如仙人栖息的金堂玉树。诗人赞美黄廷寅如中郎般坦荡致仕,志向高远如同展翅翱翔的长离。君臣间的默契无需多言,黄廷寅的家族亦人才辈出。诗中提到黄廷寅才华横溢,腹藏万卷,文采斐然,不借他人之书,剑术高超,不屑于寻常学习。他豪情壮志,视金钱如粪土,闭门苦读,不知疲倦。

诗中还表达了对黄廷寅的鼓励,即使年老仍怀抱壮志,词场立业,气度非凡。他以贤良之才被朝廷看重,犹如英才涌现的佳时。黄廷寅即将离开家乡,踏上贡试之路,诗人祝愿他在京城有所建树,如攀桂枝,超越群雄。最后,诗人想象黄廷寅在京都与五弟重逢,表达对他的牵挂,以及对他在碧山深处的冥鸿般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赞美和期待,展现了黄廷寅的才情与抱负,以及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李蓟丘竹木荒寒图赠潘少承

大漠飞霜没平野,见此森然挺奇秀。

苍苔剥落龙鳞粗,翠筱蒙茏石棱瘦。

野火烧残霹雳馀,爽气高标飒回首。

佳人绝代卧空谷,贤士羁孤成老丑。

何人貌此真苦心,古法兼应存篆籀。

异代流传李蓟丘,父子声名在人口。

轻缣古墨两相投,粉绘丹青俱落后。

潘生好事偶见之,以手摩挲叹良久。

置身恍在颠厓间,撝呵恐作蛟龙走。

锦标钿轴装重池,持归不用连城购。

潘生相就仍索诗,为尔重增遇合悲。

杜陵桃竹或变化,张公宝剑能雄雌。

千金敝帚登廊庙,肯使瑰材委路歧。

形式: 古风

题诃林异上人奇峰精舍

城西古树枝相樛,云是神僧手所植。

青皮赤文十抱强,虎攫虬奔人莫识。

几度摩娑行树底,爽气阴风振泉石。

顷来溽暑常伏枕,怅望禅栖杳难即。

清晨剥喙闻扣门,倏见磥砢悬素壁。

雪山灵草光照眼,祗园宝花乱相射。

跏趺座上尔为谁,庞眉电目仍霜髭。

楞伽万遍口能诵,毗邪丈室身不移。

白茆况迩诃林井,大士曹溪曾灌顶。

胜地犹依龙象力,清地屡照鸾凰影。

吾师日长绕百过,雨折风披何碎琐。

香炉仙乐知有无,宝胜铢衣飘婀娜。

只今甲子旬五日,种花谁见还成果。

予生苦遭尘网缚,依止清凉无不可。

此图此树俱幻迹,况涉言词计应左。

披图且谢门徒归,野客吟成山叶堕。

形式: 古风

送李尚宝伯承弟仲连归濮阳

李侯芳誉腾青云,更有爱弟能攻文。

担簦远来游上国,历块丰神倾昔闻。

共着斑衣奉慈母,满挹黄封起为寿。

谢庭玉树乃连枝,玄圃灵芝竞三秀。

兄也委身奉明主,弟也翻飞向林薮。

谁肯咸阳作布衣,却待燕台收马首。

两情去住正堪怜,歧路还逢雨雪天。

尧祠苍莽望中断,濮水潺湲何处边。

青门群公争祖席,知尔思归留不得。

云霄豪举讵为难,麟角凤毛人共识。

池塘别后句应成,宝月流辉在玉京。

倚门予独劳归梦,鸿雁南飞少寄声。

形式: 古风

仙人白鹿图同高比部伯宗作

长安日暮尘沙愁,张镫置酒客为留。

青山忽然在旅舍,满堂木叶风飕飗。

山下长松复崛强,径路逼侧岩石幽。

黄冠似是仙人流,控驭白鹿如龙虬。

神情森爽散冰雪,紫芝照耀青云裘。

琅函玉斧插翠笼,羽扇冰弦挂杖头。

将凌三山穷五岳,暂游少别俱千秋。

白茆反琐守丹汞,洞门欲去还夷犹。

吁嗟此图仅盈尺,能令坐客开胸臆。

散发思攀岭上云,枕流愿得溪中石。

名羁利绁为何人,羡尔霞踪少拘迫。

我家行来岁月久,白鹤玄猿怨萧索。

诃林实落虞翻苑,金汋烟销葛洪宅。

低头?面胡为乎,瑶草琪花梦中隔。

远讨须寻缩地方,思归终假排空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