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下黄河去不回,四山依旧翠屏开。
无人会得登临意,独上将军戏马台。
这首诗描绘了彭城(今徐州)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城下黄河去不回”,以黄河奔腾不息的形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黄河水滚滚东流,却无法回头,暗含着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接着,“四山依旧翠屏开”一句,转而描绘出彭城四周群山环绕、绿意盎然的景象,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美景的永恒与不变。
“无人会得登临意”,表达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在说,即便是这壮丽的景色,也难以完全理解或传达他内心深处的思绪。最后一句“独上将军戏马台”,点明了地点——戏马台,一个历史遗迹,曾是古代将领们策马扬鞭之地。诗人选择在此处登高,或许是为了缅怀历史,或是寄托个人的情怀,通过这一行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紧密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历史、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彭城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与思考。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河三面绕孤城,独倚危阑眼倍明。
柳絮飞飞三月暮,楼头犹有卖花声。
东南风送渡淮船,过雁声哀水拍川。
落日淡霞收未尽,又随明月荡秋天。
清凉亭上几株霜,脱叶难遮夕照光。
依旧明年二三月,小童山下看鹅黄。
何处吴姬压酒家,短衣匹马路盘斜。
东风不识陈宫恨,一路吹开玉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