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弟别渡淮二首(其二)

东南风送渡淮船,过雁声哀水拍川。

落日淡霞收未尽,又随明月荡秋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东南风送渡淮船”,以“东南风”开篇,不仅点明了风向,也暗示了季节和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略带离愁的基调。风力恰到好处地推动着渡淮的船只前行,预示着旅程的开始。

次句“过雁声哀水拍川”,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雁群南飞,哀鸣声中带着离别的意味,与水波拍打河岸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别离的情绪。这一句通过雁与水的动态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第三句“落日淡霞收未尽”,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天边残留着淡淡霞光的画面。这里的“收未尽”不仅指霞光尚未完全消失,更蕴含着时间流逝、美好即将逝去的意味,与前两句的离别情绪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一句“又随明月荡秋天”,将视角转向夜晚,月亮升起,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这里的“荡秋天”既描绘了水面的波动,也象征着心灵的波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从离别之哀到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清凉亭衰柳

清凉亭上几株霜,脱叶难遮夕照光。

依旧明年二三月,小童山下看鹅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句容道中遇雪

何处吴姬压酒家,短衣匹马路盘斜。

东风不识陈宫恨,一路吹开玉树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全子仁

毗陵公子醉昏昏,白面迎风散酒痕。

几度小红楼畔月,有人吟倚掩重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画

绿树阴藏野寺,白云影落溪船。

遮却青山一半,只疑僧舍茶烟。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